第二百十七章 太子妃求情(第2/2頁)
章節報錯
“陛下,妾身雖是婦道人家,深居宮中,也知道陳遠對於大明的貢獻,靖難一事,已經過去快二十年了,那時候,耿姑娘什麼都不懂,陳遠更是無從知曉,請陛下深思熟慮,珍惜人才。”
朱高熾嚇得臉都白了,連忙跪倒在張氏旁邊。
朱棣的韓妃娘娘比較得寵,傲慢指責:“放肆,好好的當你的太子妃,我們後宮,豈能幹政?”
太子妃又叩了一頭,說道:“皇上,官官相護自古使然,有些冤屈,不是親眼所見,實難發現,您不覺著,大臣們都在為他求情,不免有些蹊蹺麼?”
“嗯?”朱棣警覺起來,扭頭看向太子,目光只一閃,對太子:“太子,你怎麼看?”
朱高熾組織詞語,有些顫抖道:“有罪亦或無罪,都是國法上的事,最終還得皇上您說了算,兒臣哪敢多言。兒臣可不敢說陳遠有罪或是無罪,又或者央求皇上判他有罪或是無罪,只是,只是——兒臣覺得,陳遠既說其中自有苦衷,唯可對陛下一人說明,陛下就抽個空兒聽聽,又不礙什麼事的。況且,安南于謙送來了叫‘占城稻’這種東西,據說是陳遠讓他尋找的,恐怕這稻穀除了他,還沒有人將此好好播種下去,利國利民。陛下何不讓他戴罪立功。”
朱棣沉默半晌,瞪了他一眼道:“只此一次,下不為例!”
陳遠進宮了,穿著一身皺皺巴巴埋裡埋汰的囚服,頭髮蓬亂,髮髻裡挾著幾根稻草,那副落魄樣兒,好不可憐。這是詔獄裡的袁彬花了不到一刻鐘的夫,特意給他打扮起來的。
謹身殿裡,朱棣正批閱著奏章。
每天,他都要在早朝上耗去大半天時光,下午則要在謹身殿度過,直到把他案上高高的奏章處理完畢。這皇位,雖然是無數人嚮往的寶座,可是如果想做一個有作為的皇帝,其實還真不如一個閒散王爺逍遙自在。
“皇上,陳遠帶到!”
王振站在門口稟報了一聲,朱棣抬起頭,吩咐道:“帶他進來!”
王振應了一聲,片刻夫,引了陳遠進殿,陳遠一腳邁進門檻,嘴唇就哆嗦起來,抬眼一見朱棣,立即搶上三步,一撩袍襟,伏地泣聲道:“微臣陳遠,叩見皇上!”
朱棣一看陳遠那副含淚凝噎的窩囊樣子,氣就不打一處來,他把筆咔地一聲擱在筆架上,重重地哼了一聲道:“你也知道怕?既知今日之非,何必當時之過?”
朱棣霍地站了起來,厲聲說道:“朕說過,君主代天應物,一旦坐了江山,就不只是臣子們的君主,而是整個天下的君主,普天之下都是君主的子民,不能有所偏倚,臣子犯罪,朕從來不會手軟,嚴懲不貸。不要以為你立下了功勞,就可以欺上瞞下,若只是想央求朕饒恕了你,那就不必出口了!”
他又看了陳遠一眼,緩緩揚起頭來,黯然道:“國法無情,朕不能饒你。朕唯一能做的,是讓你快速給家人留個後,保你一家安然無憂,你……可以放心去了!”
“皇上——”
朱棣霍然扭頭望向陳遠,厲聲責問:“你難道不知道,耿採若想要殺朕嗎?朕想起來,多少次,朕都要變成一具冷冷的屍體,就憑這一條,朕就可以誅你九族。”
陳遠一個頭叩下去,高聲叫道:“臣罪該萬死!”
朱棣雙目光芒一閃,道:“你的功勞,朕也不會忘,朕不是薄情寡恩的人,朕給你三個月的時間,留不留後,聽天由命了。還有,安南派人送來了‘占城稻’,你可知曉?”
“是,據臣瞭解,這種稻穀適應能力強,性早蒔、早熟、耐旱、粒細,宜於高仰之田,對防止各地的旱害有一定效果。之前在宋時期就已經傳到我國,不過耕種技術不良,並沒有收到多少效果,只在南方少面積耕種。”
朱棣點點頭:“記住,朕留你,這也是其中一條原因,你回去之後,配合戶部,拿出章程來。”
“臣一定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