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王臉色十分難看,甚至有了些許殺意。

在這裡說效忠漢王其實也就是一句話的事,但是,事情真那麼簡單嗎?傳了出去,傳到太子與皇上的耳中?你們是父子兄弟,你們一句話就可以賴掉,我陳遠才不做這樣的傻事。

目光短淺,好大喜功,你漢王,不是我要輔佐的君王。

陳遠拱手道:“王爺,為王者,胸懷四海。臣在趙王爺身邊,趙王爺是王爺的三弟,又有什麼分別呢。”

陳遠的理由並不能說服漢王,朱高煦依舊不滿:“你說得字字在理!可是,如果父皇將皇位傳給了我那個沒用的大哥,那你不就要效忠我那個沒用的大哥嗎?還是你認為,我三弟能成氣候?”

陳遠搖了搖頭,繼續說道:“漢王,為什麼對自己沒有信心呢?因為皇上不喜歡太子,也不喜歡太子身邊的那些文臣,因為皇上會發覺,太子身邊的那些文官一心就想分皇上手中的權力!漢王身邊有劉觀大學士等人,還有軍中威望,臣區區一個下臣,王爺高看了!”

漢王目光犀利,沉聲:“既然如此,那你就再替本王測一個字。”

“王爺請說。”

漢王邁了一步,用靴尖在地上寫了一個“一”字:“你就測測,老爺子準備什麼時候遷都?”

這個還能難倒自己?學過歷史的都知道,朱棣是永樂十八年的十一月昭告天下遷都,諭行在禮部,把永樂十九年元旦定順天府為京師,去行在之稱,設六部,並取南京諸司印給北京各衙門,別鑄南諸司印加“南京“二字。從此,南京正是命名,不再有應天府的叫法。

陳遠掐指算了算:“今年十一月。”

“哦?”

“王爺請看,你寫的一字在土上,一加土是什麼,王,王字拆開來,就是一十一,所以,臣推測,遷都應當是今年十一月開始,到明年正月正式完成。”

漢王沉聲:“你何以這般肯定?”

陳遠笑而不答。

漢王再三追問,陳遠苦笑:“王爺,這是臣玩的一些手段,要是說了,漢王以後可要保住臣的飯碗。”

“你儘管說。”

“王爺怎麼就不明白,遷都何等重要的大事,一定要選個良辰吉日,明年年初正月,一連十多天都是吉日,適合遷居。南京離順天遙遠,怎麼著也要兩個月來準備,所以,臣推測,今年十一月,就會開始有動作。”

漢王愕然半晌,然後指著陳遠哈哈大笑:“原來你所謂終南山學道,就是忽悠小伎倆啊。”

“說明白了,其實臣就沒有秘密了,測字算卦,把握的就是心裡,洞察先機。王爺,這下臣的飯碗——”

朱高煦拍拍他的肩膀,哈哈笑道:“你放心,本王說話算話,只要有本王在的一天,就會保住你的富貴。”

“還有你的大婚,本王一定會送上一份大禮。”

“多謝王爺。”

“不過,陳遠,你是不是還有什麼瞞著本王?”

“王爺恕罪。”

漢王斜眼看他:“我知道那女子是我大侄子喜歡的女子,你好大的膽子,跟我大侄子搶女人。”

陳遠心中暗驚,不過也明白,這樣的訊息,漢王知道也不奇怪,堂堂一個王爺,多的是查探資訊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