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有了孩子(第1/2頁)
章節報錯
春華鬧了個大花臉,後面跑開了,無傷大雅,反而有家庭的溫馨。現在陳遠的家,也算不大不小的地主,陳遠在家歇了一夜,次日一早,王振前來傳話,說陛下讓他去雞鳴寺。
從山東回來,還沒有見過朱棣。離家那麼久,當然是先回家,然後再去見朱棣,見不見朱棣他覺得不重要,只想見見耿採若,已經讓她等太久了。
陳遠不知道朱棣召見會有什麼事情,不覺小心地笑道:“勞煩公公親自前來,不知道陛下找我有什麼要事?”
王振受寵若驚,連連道:“陳大人客氣了,近來陛下總是睡眠不好,時常做噩夢,跑雞鳴寺的次數增多,此刻正在聽無顏大師說佛理。突然就想到了大人您,其實,大人出事的時候,陛下是十分關心您,經常唸叨大人您的。咱家看得出來,現在滿朝文武,也就陛下帶大人您不一般了。”
陳遠點點頭,他一直很低調,與人的關係不能太近了,要若即若離,伴君如伴虎,自己在朱棣眼裡,目前沒有半分威脅,反而為他解決麻煩,又從來不邀功,因此才能得到賞識。王振的說法透露了很多訊息,自己對朱棣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以後要更加低調,朱棣很強勢,不能讓他猜疑。
佛堂,朱棣雙手合十,坐在蒲團上,向無顏大師訴說內心的痛苦。
無顏大師須白眉毛,臉偏瘦,下巴尖,頭頂九各戒疤,一身團紅色袈裟。
“大師,夢中的,都是虛無嗎?”
“非也。”大師說。
“難道夢中是真的?”
“非也。”
“大師,這怎麼解釋?”
無顏微微一笑,指著窗外的晶瑩朱潤的李子道:“陛下,您看那是什麼?”
朱棣看了一眼,道:“李子。”
“可是,我看到的,卻是生機勃勃。”
朱棣動容,他看到的是實物,大師說的確是暗含的深意。
“陛下,夢是不是真,關鍵是陛下心裡想的是什麼。”大師說,“陛下想的不好的念頭,就是不好的,想的是好的念頭,就會是好的。”
“可是,我心中很痛苦,想的都是不好的。”
“陛下內心沒有長大和成熟,當然會覺得痛苦。”
我的內心沒長大?彷彿聽到天大的笑話,朱棣愕然。
大師說完,讓沙彌去樹上摘來兩枚果子,一枚成熟的,一枚青澀的,他把兩枚果子從中間切開。
大師問:“陛下,請您比較一下兩枚果子的橫截面有什麼不同嗎?”
朱棣仔細對照了一番,說:“青澀的果子內心是空的,成熟的果子內心是實的。另外,成熟的果子內心有果核,而青澀的卻沒有。”
“我們知道,成熟的果子是甜的,青澀的、未成熟的果子是苦的。”大師說,“為什麼呢?因為未成熟的果子內心沒有長大和成熟。內心怎樣才算長大和成熟呢?就像這枚成熟的果子一樣子,內心永遠是充實的。你知道這成熟果子的果核代表什麼嗎?”
“這果核,就是果實的種子,代表著內心的希望和信念。”大師繼續說,“一枚果子內心永遠是充實的,永遠充滿著希望和信念,那就證明這枚果子已經成熟,自然也就變得甘甜了。一個人也是如此,當他內心充實,飽含著希望和信念,聖人有仁恕之道,佛家又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當放開心懷,他就不再痛苦,他就是一個幸福的人、一個快樂的人、一個內心充滿甜蜜的人。”
王振向殿內小聲道:“皇上,老奴已經將陳大人帶來,請皇上示下!”
他話音剛落,便聽朱棣淡淡地道:“陳小子進來吧,無需多禮了!”
陳遠聞言,忙小心地上前行禮道:“微臣見過陛下!”
朱棣多看了兩眼,道:“你在山東,深陷匪窩,能回來,朕很欣慰。”
陳遠心中一動,按道理,朱棣應該查不到什麼訊息,舉目望去。這才覺,朱棣穿了一身天藍繡龍錦袍,頭上裹著黑色的金絲網巾,看起來氣色不太好,面帶愁容。
“託陛下洪福,因為陛下下了命令,百蓮匪徒有心用臣換人,所以臣僥倖逃生。”陳遠把白蓮教放自己,跟漢王談條件的事業說了,這種事不說,自己怎麼能逃出來,朱棣肯定起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