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五章 舉薦(第2/2頁)
章節報錯
“好,好。”朱高燧拍拍陳遠的肩膀,欣喜道,“天天當個閒散王爺,骨頭都要散了,聽那堆老頭子唸書,沒把本王給悶死,本王早就想出去幹一場了。快說說,有什麼辦法。”
陳遠把給商人優惠,讓他們捐獻的事情一說,他罵罵咧咧道:“這群老傢伙,吃國家的,用國家的,要他們出錢,那是要他們的命,必然不同意。至於讓商人捐獻,抑制商人,是皇爺爺定下的規矩,很難改變啊。”
“王爺,不試試怎麼知道不行,只要王爺明日上朝,傳草民進去,草民願憑三寸不爛之舌,替王爺爭取。”
“好,本王信你。”
“王爺,草民還有個請求。”
“你儘管說。”
“王爺,安南彈丸之地,要打贏他們很容易,但收服他們很難,為什麼他們反覆無常的反叛。因為大明的官府嚴重觸犯了南南豪族的既得利益,對百姓沒有恩情,所以得不到安南的支援,所以,王爺要去安南,必須要帶上有識的人才。穩定安南民心,消除安南隱患。”
朱高燧笑道:“本王這不是有你麼?”
開玩笑,安定民心,沒有三年五年,根本收不到效果,我才不願意跑去那裡天天挨曬,安南有太陽直射,沒有空調我活不下去。陳遠道:“王爺,在下紙上談兵還行,真要保境安民,另有人才,希望王爺向陛下舉薦,隨王爺出征,必能收到奇效。”
朱高燧倒不是懷疑陳遠的能力,想了想,自己身邊還缺不得他,出征安南打贏了就要回來的,陳遠還不能留在安南,但朝中大臣,他實在想不起有誰能夠擔此大任。不由問道:“誰可以擔當此任?”
“前太子洗馬楊溥!”
楊溥,字弘濟,湖廣石首。他與楊榮同為建文二年進士,授翰林編修。永樂初年,楊溥任太子洗馬,成為皇太子朱高熾的東宮僚屬。因為立儲之爭,永樂十二年閏九月,成祖北征回師,朱高熾遣使迎駕稍遲,漢王朱高煦乘機進譖,成祖一怒之下,下令將東宮官屬全部逮治下獄。楊溥就這樣一直被關在詔獄,到現在已經四年多了。
楊溥這個人嗜書如命,在詔獄四年來,卻更加勤奮讀經書史籍,從不間斷。
朱棣似乎也遺忘了他。
朱高燧領錦衣衛,對他不可謂不熟。皺眉道:“他是我大哥的人,父王有意打壓,就是平衡我大哥和二哥的勢力,我去舉薦出來,這不合適吧,不是幫著大哥做事?還有,他是戴罪之身,去安南出徵不妥吧。”
陳遠解釋道:“王爺,還記得草民之前說的嗎,一心為皇上辦事就行,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王爺施恩於他,正是改變朝中大臣對您目光的時候,平定安南,收服民眾,開疆拓土,不世的功業,王爺不得不依靠有識的人支援。”
說到開疆拓土,朱高燧滿面紅光,點頭道:“對,你說的不錯,能收服安南,我朱高燧也為大明留了偉業,舉薦個人算什麼,好,我會向父皇提出來。”
“還要一個人。”
“誰?”
“新科舉子于謙!”舉子馬上要參加四月的殿試,中了就是進士,但現在關鍵時期,安南需要剛正不阿而且不懼豪強的人,這個于謙是最佳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