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一個交代(第1/2頁)
章節報錯
四叔額頭佈滿皺紋,目光深邃,展現出幾分豪情,還有幾分不服輸,還有幾分仇恨。若不是朱棣的靖難,他現在只怕已經做到將軍了,哪裡還是一個雙手拿鋤頭的耕夫。
登高一呼,反抗朱棣,為建文報仇,反抗官府的壓迫,他不是沒有想過。
今天都活不下去了,誰還在乎明天會怎麼樣?陳勝吳廣那句話很煽動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陳遠很同情他們,官府年年欺壓,百姓苦不堪言。不知民間疾苦,才會說出“百姓沒有飯吃,為何不食肉粥”的話。
可是,朱棣的大明,威行大漠、震服百部,疆域遼闊,幅員萬里、地廣兵強,石州彈丸之地。
陳遠冷道:“我不需要證明什麼,也不需要你的信任。”
四叔愣住,目光炯炯的逼視陳遠。
他也不想想,受苦受難的是他們,陳遠憑本心做事,同情他們,給他們指條明路,不可能求著他們。
“打仗,是實打實的力量拼鬥,武器,錢糧,兵員,有見識的將領,還要團結一致,可不是搖搖羽扇,談笑間強虜就能灰飛煙滅的。實力不濟,就算諸葛武侯,也只有到處逃竄的份。”
四叔眼中的精光暗了下來,陳遠說的,他多少是知道一些的。剛才不過是被逼到了絕境,有些幻想罷了,造反,以卵擊石。
他態度來了一百八十度大轉變,突然單膝跪地:“陳公子,我知道你來歷不凡,還請救救全石州的百姓。”
陳遠被他舉動嚇了一跳,忙道:“孟四叔,起來說話,你這樣就是折煞小子了。”
“你們要伸冤,就去找欽差大人,我無權無職,不可能幫到你的。”
“我們久居石州,好多人一輩子都沒有走出去過,哪裡認得什麼欽差大人,他從南京來,不知道會不會跟吳應德一樣,把我們往死路上趕呢。前些年,我們還能勉強生活,這兩年,吳應德變本加厲,變著法兒收稅,他們魚肉鄉里、一手遮天,收多少賦稅,全由他一張嘴!一年三賦四賦不說。收完了,還要藉著各種名頭苛捐,各個官老爺們建佛廟、做大壽、辦堂會,全州百姓都得捐禮。誰捐得少,誰就要加賦!這些年來,石州地皮都被他們颳去了三尺。鄉親們個個苦不堪言,可謂民不聊生。”
“那就沒有人管管嗎?”
“誰來管?”孟四叔無助和心酸道,“你也看到了,到處設路障,層層盤查,我們根本出不了石州府,這裡就是吳應德的天下。連京城地皇帝,也沒有他過地逍遙自在。”
陳遠默然半晌,覺得有些奇怪,總所周知,朱元璋對貪官汙吏石極其痛恨的,他出身貧苦家庭,還曾出家當過和尚。見證過元朝官員的腐敗、壓迫,對此憤恨不已。官員們的吃喝住行都有標準,誰要是敢頂風犯案,那可是吃不了兜著走。為了嚴懲貪官汙吏還發明瞭很多的酷刑,什麼剝人皮、凌遲。
朱元璋留下皇明祖訓,也有說明後代怎麼治理貪官的,朱棣對朱元璋一直很敬重,嚴格遵守皇明祖訓,他用了很多酷吏,比如陳瑛、紀綱,但最後也殘忍的將他們殺死。
這樣的情況下,吳應德區區一個知府,為何敢一手遮天,頂風作案。
“四叔,朝廷的欽差是到了,可是,我們有人好不容易見到他的時候,他還沒等我們說完,就把我們攆走了。”火華急衝衝的衝進來。
二狗還有四五個少年,他們進來,見四叔對陳遠極為尊敬,虎視眈眈的望著他,如果目光能夠殺人,陳遠已經死了幾百次了。
孟四叔心裡涼了半截,剛燃起的希望了,又撲滅了。神情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