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奇怪的母子(第2/2頁)
章節報錯
袁彬沒有陪陳遠吃午飯,他被陳遠的話嚇怕了,雖然應承了下來,是很沒底氣的。自古士庶天隔,皇太孫看上的女人,你湊什麼熱鬧,袁彬面對犯人狠辣自信,面對這個,也嚇得心驚膽戰。
陳遠上輩子在基層,經歷官場的人,才知道里面不像外面說的那麼光鮮。封建等級制度下,官大一級壓死人,還別說一個田舍翁去跟未來的天子抗衡。
前途渺茫,已經穿越重生了,不得不面對。
他對吳月荷,有著說不出的情緒,他不承認這是情愛。十七八歲,是朦朧衝動的年齡,看到喜歡的,會莫名的悸動,跟她多說一句話就能興奮好幾天。三十歲的人,早就過了那個坎,古井無波,最多有絲絲牽掛罷了。
他想著心事,七拐八繞的走到了一條衚衕裡,餓得不行,前面剛好就是一個麵攤。他捏捏口袋裡還有幾文錢,便站住腳問道:“老爺子,你這面是怎麼賣的?”
在明朝,沒有老闆這個稱呼。
佈滿皺紋的麵攤老漢堆著笑容道:“客官,你要吃麵啊,十文錢一碗。”
陳遠皺眉道:“十文錢一碗?怎麼這麼貴。”在玄武那個麵攤,才八文呢。
老漢笑道:“不是我吹,整個江寧,沒有人有我這手藝,味兒地道,就算整個南京,也吃不到這味兒的,你來一碗嚐嚐,那是保證用料十足,童叟無欺。”
陳遠笑著道:“誰做生意都是這般吆喝,也成,我現在餓得很,也不想走了,就來一碗嚐嚐。”看攤子門可羅雀,味道應該好不到哪裡去。
“好勒,客官稍坐。”老漢轉身,麻利地將麵條下了鍋,麵條比粉耐煮,老漢拿著筷子在鍋裡撓拌,麵條撲哧撲哧冒著氣兒。
老漢拿出個大碗,連湯帶水的舀了一碗,又把剁碎的蔥花、紫菜、麻油調配進去,一時香氣四溢。
沒有辣椒,有紫菜也是不錯的。中國北魏《齊民要術》中就已提到“吳都海邊諸山,悉生紫菜”,以及紫菜的食用方法等。唐代孟詵《食療本草》則有紫菜“生南海中,正青色,附石,取而幹之則紫色”的記載。至北宋年間紫菜已成為進貢的珍貴食品。
陳遠好歹能吃,心想,還好是穿越在距現代才六百年的明朝,要是在秦漢三國,不穿越成王侯將相,非得餓死。那時候的食物,物資缺乏,調料稀少,只能叫果腹,作為一個現代人怎麼可能吃得下,再好的廚師,巧婦也難做無米之炊啊。除非會發明創造,要不沒法活,古代的生活,比現代人們想象的要艱苦一萬倍。
老漢端上面來,又順手遞過一雙筷子,陳遠嗅了一下,食指大動,味道還真不錯,不禁讚道:“嘿,你這手藝,還真不錯。”
“那是,要不怎敢要十文錢一碗呢。”老漢得意洋洋說著,笑嘻嘻地道:“來,趁熱吃,這麵條可香著呢。”
陳遠一口氣吃了半碗,心想,味道真不錯,為什麼食客那麼少呢?想了一想便明白了。江寧主要是南方人,主要還是以米飯為主,中午吃麵條,對於幹苦力的人,不頂用。而且對於底層,他們要的是吃飽而不是吃好,要價高,他們寧願去吃更便宜的東西。在玄武就不一樣,那裡很多從北方來謀生的,他們主食是麵食,習慣了。
老漢顯然善談,一邊收拾攤子,一邊說著城裡的新鮮事兒。陳遠一邊吃一邊聽,不時應承兩句,突然,一陣聲嘶力竭的小兒啼哭聲傳來,一個穿著短袖麻衣的婦人用塊舊布裹著一個小孩子抱在懷裡,正匆匆從麵攤前走過。
那婦人懷中哇哇啼哭的小孩很胖,珠圓玉潤,看起來還不到兩歲,眼睛紅腫,鼻涕眼淚滿臉。那婦人一邊急急走路,一邊輕拍孩子的屁股,哄道:“我的乖乖,不要哭了,馬上到家了,一會兒到了家,娘就給你煮粥吃,哦哦。”
陳遠喝著碗裡的湯,隨意地瞟了她一眼,目光所觸,心中忽地泛起一陣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