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忙著,試講也就過得快,一轉眼就要過中秋了。

臨近搬家,江敬雪可是忙亂得很,這幾日客人也是照舊來,只提前說好了,中秋後有五日都不接待客人。

胡家東西大都歸置好了,中秋肯定是不方便,文氏便說中秋在方家過。

這幾家裡頭,方家的人最多,有什麼重要的事,都是在方家聚的,倒是也合適,只是十五一大早的,倒收到了外頭送來的節禮。

送禮的人進村都沒打聽,直奔胡家而去,得知胡家去了方家過節,又命人守著節禮,自己去了方家,這麼一出,倒是把村裡走了大半,不少人都看見了。

方家一群人正聚在一起說話呢,見來了生人,慶滿開了門問,然後就迎進門來,“秀才公,這人是往胡家送節禮的。”

胡秀才也是一愣,“敢問是哪家的?”

來人一笑,“小的是夏三爺身邊的小廝,得了吩咐來送節禮的,這裡還有一封三爺的信,請秀才公親啟。”

胡秀才接過來,又將胡尚軒和江敬雪喊到了身邊,他哪裡不明白,夏三爺這是給他面子呢,知道他是家中長輩,這信要是給了小的,他這個老的臉上無光,要是小氣的,倒是還要心生芥蒂。

信名義上是給他,其實是給這小兩口看的呢,他自然是要把他們叫在跟前。

看了之後,江敬雪笑了,“三爺也是客氣,想來的話來就是了,哪裡還用讓人走這麼一遭,我們這溫泉建好,再不會少了三爺的。”

小廝帶個小模樣,“這話小的可原樣學給三爺聽。”

夏三爺信裡說,聽聞胡家得了溫泉,到時候必定客似雲來,他也想體驗一下,厚著臉皮提前佔個位置,不好厚顏要求,又逢佳節,特備了節禮。

夏三爺就是個有趣的人,要不然誰會如此啊,他要來,還能趕他走嗎?來這麼一下,倒把眾人都給逗樂了。

胡秀才規矩地寫了回信,又領著胡秀才和江敬雪回家收了節禮,江敬雪將自己醃製的一些小菜裝了,又將前日才新做的肉乾用油紙打包,與信一起交給小廝,還給了賞錢。

夏三爺什麼金銀沒見過,就是這些吃食能讓他高興,這回禮也算是送到了他心坎兒裡。

胡秀才站在院中,長長地嘆了口氣。

胡尚軒道,“爹,今日中秋,您為何嘆氣?”

胡秀才笑笑,“我是覺得這些富貴人家難相處的,如今家中倒是識得一些,不管是來家中吃飯的食客,還是這位夏三爺,都不是難相處之人,倒是我小人之心了。”

江敬雪聽了這話,笑著回,“世間之人都有好有壞,不管是貧是富,總不過這兩類,咱們就是運氣好,遇上的都是好的。”

胡秀才輕點頭,“老了老了,日子倒是越來越好,如今我是一身輕鬆,再沒有什麼愁的。”

他本想念叨一句,要是有一兩個小孫孫在邊上就再無缺憾了,但是又想著,這樣是不是會讓兒媳婦有壓力,生生把話嚥了回去,抬步往方家去了,江敬雪和胡尚軒趕緊跟上。

去年中秋恰逢考試,江敬雪和胡尚軒在府城過的,雖是別有一番滋味,到底還是思念家人,今年大家都在,方家熱鬧擺上三桌,很是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