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看的,但是當我再次認真瀏覽的時候,卻驚訝的發現,在這些看似錯綜複雜的資料當中,偶爾出現了幾個不太尋常的字眼,比如在記述寶鼎山的資料中出現了“山中有一墳塋,傳言曰:‘素女墳’,為前朝妃子墓也”的記載,又如高安鎮的資料中有記載:“西市有藥商,嘗于山中見一農戶,有美女居其中,貌若天人”......這些看似不經意的記載,在如今看來都透著許多莫名的嫌疑。

成都都江堰市“黑風洞”……

清代的《四川總志》有佳句:“灌縣靈巖山之極峰,有棋盤石,仙人嘗弈棋於此。石有棋勢,旁有年號,乃天佑二年。”

李冰父子曾治水於灌縣,築千年都江堰。相傳,蛟來洪生,李冰鎖黑蛟於靈巖山之寒潭井,故有“寒潭伏龍”一說。

靈巖山最奇之景還屬“黑風洞”。相傳此洞蜿蜒幾十裡,與“二王廟”(祭拜李冰父子的神廟)相通,洞內石室寬深數丈,主洞入口被“鎮蛟碑”一封數千年。數千年來此洞黑風湧漫,故得名“黑風洞”。

2002年夏,某日雷電大作風雨交加,黑風洞內鎮蛟碑崩裂,靈巖山有山民見白虹飛貫雷宇。

[背景資料003]中的時間截止於1998年,此時鎮蛟碑尚在。資料敘述的主要內容為地質勘探結果,即:千年傳說部分印證(黑風洞縱深幾十裡與二王廟相連)。

自[背景資料004]起,我終於明白數千年前“瓜子舟”與“刀鞘舟”的主人們為何要設計那些用於地下暗河行駛的船隻。據[背景資料004]記述,中國古往今來各朝正史野史及各地史志所載有關“鎖蛟”的事件共計三千五百六十七次,相關地點三千餘個,地域遍及華夏,由於數千年來的戰亂、天災人禍、氣候變遷、城邦興滅及民族遷徙等原因,古史中所載的地點如今多不可考,但仍有一百三十三個地點尚可考證。1950年至今,我國已考證並確定的有關“鎖蛟”之地點及事件共五十一檔,據查皆與古代傳說相印證,無論是現場位置,當地異志,以及現場勘測來看,都客觀反映事件的真實性。

如今考察屬實的“鎖蛟”地點共五十一個,其中由於訊息封鎖不嚴而為民間所知的有:北京北新橋、河南禹州、雲南大理、黑龍江依蘭縣,白城、阿城、大慶、營口、吉林省遼源市龍首山、遼寧丹東......

其中,浙江杭州赫然在列。杭州作為古時“龍井”茶的發祥地,據當地縣誌記載,“龍井”即“鎖蛟井”。九十年代中後期,香港某電視臺派人實地拍攝有關“龍井茶”的紀錄片,其間他們在無意中觸及了“龍井”的秘密。離開浙江之前該劇組人員儲存的現場拍攝資料被相關部門沒收,後來此事遭全面封鎖……

“難怪你今天帶來了上好的龍井茶,果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我冷笑道。

“林先生果然聰明。”阮麗娜笑道。

“可是,喝完了這一杯龍井,我還是不知道鑑美者的資訊在哪?”

[背景資料004]至[052]詳細收錄了各地“鎖蛟井”及相關事件的實地勘察結果,其中流傳最廣的第一事件地點為遼源市“龍山公園”及北京北新橋。

建國初,遼源市政單位改造“東山公園”(建於偽滿洲時期康德八年,解放後改名為“龍山公園”),工作人員在維修一口千年大井時,撈出巨型鐵鏈及無數鎧甲和兵器。

北京北新橋“鎖龍井”事件曾經轟動全京,幾乎家喻戶曉。

阮麗娜見我已經將資料瀏覽完畢,便將平板收了回去,然後說道:“資料中記載的內容都是支離破碎的,我們也只是找到了一些細節,然後再根據細節進行深入的調查,根據我們前期的調查,我們有理由懷疑,鑑美者現今最有可能在浙江一帶活動,而且很有可能就在杭州。”

“這個不需要你們來推斷了,嬙兒復活一事的背後,應該就是鑑美者在搞鬼,她說過,自己的一縷殘魂被人剝離,這個人就是我們要找的人。”

阮麗娜點了點頭,說道:“其實,仕女圖是我們另外一條重要額線索,對此我們的調查已經開展了很多,也有了一定的成果,從王嬙這件事情上看,我們覺得這事一個突破口。”

“何以見得?”

“王嬙為什麼死?又為什麼活?”

想到這裡,我將檔案中的線索和王嬙的死因、復活等線索串聯在一起,腦海中確實隱隱有了一絲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