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罪己詔(第1/3頁)
章節報錯
“快開啟看看!”趙臻也是急不可耐的樣子,到了現在這一步,大家都對真相越來越痴迷。
“說句實話,這單生意到底最後能拿到多少寶藏,我已經不在乎了,唯一支撐我的,就是找尋真相的探索欲。”耶律清輝附和道。
胡冰小心翼翼地拿出暗格裡放著的一個匣子,匣子呈長方形,長約40公分,寬10公分,這隻匣子已經在這裡等待了兩千多年,初見到它時候,因為隔絕外面的氧氣,表面顏色還鮮豔奪目,但被風一吹,立即化作了一層薄灰。
就連外面的木質匣體也變得脆弱不堪,稍不小心,可能就會損壞。
“還是你來吧。”胡冰看了我一眼,示意我來開啟這個木匣。
我點了點頭,輕輕將木匣放到地面上,此時雖然外面撞擊聲不斷,上方灰塵不停地落下來,但是所有人的呼吸都是平靜的,靜靜地等待秘密的揭開。
我將匣子上的鎖釦慢慢取下,確定匣子沒有設定機關後,將匣子緩緩開啟,裡面的東西終於呈現在我們面前。
只見匣子裡面放著的只有一個黑底黃邊的卷軸,卷軸的出現,令我料定,墓主人一定是有話要說,否則,她不會在這裡藏留這個暗盒。
“這可能是一份詔書。”我猜測道,“你們看這上面的金絲鑲邊,從工藝上看,必然是諸侯以上的王室才配享有。”
我將卷軸徐徐開啟,印入眼簾的便是密密麻麻的精美的小篆,當頭兩個字較大,乃是“詔曰”二字。由此可見,我猜想果然沒錯,這真的是一份詔書。
春秋戰國時期,國君的命令都被稱作“命”、“令”、“政”,並沒有特定的格式。秦始皇統一六國,稱皇帝,改命為制,令為詔,從此詔書便成為皇帝佈告臣民的專用文書,此後,“詔曰”就出現在帝王文書中,表明這是皇帝的指令。
“難道這是秦始皇的聖旨?”耶律清輝詫異道。
“秦始皇給自己生母頒發的聖旨,何必要藏在這麼一個暗格裡。”趙臻質疑道。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結束了諸侯割據的局面,建立了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國家。為了鞏固新的政權,秦始皇在政治、經濟,以至文化思想等各方面進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諸如度量衡、貨幣、文字的統一, 史書所說 “車同軌 、書同文 ”即此。
在將近兩千年後的今天,我們還能夠見到秦始皇在當時頒佈的的聖旨。其中以故宮博物院——秦始皇二十六年詔書最為引人注目。
秦始皇二十六年用小字刻、嵌在青銅器上的的詔書,全文內容為:皇帝兼併天下各路諸侯,百姓安居樂業,因此立號為皇帝。孤頒佈的交通法規、度量單位,不容置疑,輕者流放刑,重者株連。
秦始皇二十六年用小字刻、嵌在陶器上的的詔書,全文內容為:調動軍 隊的兵符,右邊(代表尊貴)給王,左邊的一半給將軍,凡調動披堅執銳的人士,五十以上的,須兩半兵符全在,方可調動,沒有的話就不能調動,違者夷三族。
但是迄今為止,仍未發現秦始皇時期寫在帛書上的詔書。
“可能這是帝太后自己寫的詔書。”我沉默了一會兒,說道。
“自己寫的?”辰一娜疑惑道,“難道是罪己詔?”
我點了點頭,說道:“沒錯,這就是一份罪己詔。”
“罪己詔?”眾人紛紛圍攏過來,等待著我揭開這歷史塵封的真相。
但是我卻將
卷軸收了起來,“現在不是時候,得先找個安全的地方才行。”
眾人吊起了胃口,現在一下子給他們潑了冷水,都紛紛有些怨言,但是,聽到外面依舊不停的撞擊聲,他們也不好多說什麼。
“此地不宜久留,高老弟,你可知的還有什麼出路?”我對著高羽寒說道。
高羽寒點了點頭,“主墓室應該是安全的。”
“難道我們剛剛在的地方不是主墓室嘛?”胡冰質疑道。
“不是!”高羽寒搖了搖頭,“真正的主墓室不是那裡,這裡只是一個空置的墓室,是為了那些想要財寶的人設定的,盜墓賊到了這裡,得到了寶藏就會離去,而不會打攪到墓主人的清淨。”
“那主墓室在哪?”
“距離這裡還有段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