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呵呵一笑,這外國人說話就是直來直去,一點不含蓄,就算是開玩笑的,也不用如此直白,弄得我怪不好意思的。

送別艾拉之後,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原點。

悠長的時光,在古老的禹陵裡慢慢地流淌。

原本以前接下來一段時間會過得十分太平,白天種地澆園,晚上抱娃餵奶。家有嬌妻美眷,生活逍遙快活,也不去想些世俗的麻煩事。

但世事無常,總歸難為我所料。

盜墓一行,由來已久,在春秋時期“禮樂崩壞”的社會變化之後,厚葬之風興起,於是盜墓行為益為盛行。隨著行業的發展壯大,其行業內部根據行事標準的不同,也逐漸分成了不同的流派。

世人皆知,盜墓共有四大門派,“發丘摸金,搬山卸嶺”一句話解釋了這四大門派。其

中,這發丘與摸金兩派,同宗同源,乃是三國時期曹操所設立的專門盜墓的官職。

歷朝歷代以來,這四大門派起起伏伏,到如今,除搬山卸嶺以靠著江湖營生勉強倖存之外,發丘摸金幾乎遁跡江湖。摸金門凋敝,主要是後繼無人,正宗的摸金校尉都是師徒親傳,本就難以枝繁葉茂,解放後,更是難以為繼。而發丘一門,雖未完全消亡,但其主要的生意已經“洗白”不少,很少摻和江湖之事。

說起,發丘中郎將,自然要提到程逸芸。作為程家大小姐,她一手掌控著整個發丘門,而她也是發丘門最後的輝煌。

發丘中郎將以其獨特的生理構造而為人所驚歎,據說,發丘天官右手食指中指奇長無比,而雙指探洞的絕技則是其看家本領,發丘天官相較於摸金校尉,只是多了一枚銅印,發丘印上刻有“百官賜福,百無禁忌”八個字,號稱一印在手鬼神皆避,在盜墓這樣的高風險行業裡,絕對是一件不可替代的神物,但據說此物毀於明代永樂年間,已不復存在。

三國時期曹操為了補充軍餉,想了個陰招,那就是去盜墓,為此給手下的軍隊設定了兩個職位,也就是發丘中郎將和摸金校尉。這應該是歷史上最正宗的官盜了,通常都是糾集大批士兵,明火執仗的幹,可以說所過之墓,寸草不生。直到後來,發丘和摸金才真正有了自己的一套盜墓手段,也逐漸形成了流派。

發丘中郎將實際上與摸金校尉並無太大區別,畢竟是系出同源。其手段也是主要利用星辰天象來判斷墓室所在,然後,進行挖掘,但手藝要比摸金校尉潮了點,規矩也沒摸金校尉這麼多。發丘中郎將的明面身份一般是古董商或者當鋪老闆,而且其輕易不會出手,只有大型陵墓才會勾起其興趣。

摸金校尉是東漢末年傳下來的最正統的一夥盜墓賊,他們有著獨特的本領,如“尋龍訣”和“分金定穴”等,能夠準確的找到墓穴所在。摸金校尉有著最為繁瑣的門規和切口,但並沒有正式師徒傳承關係,一般以同行相稱,只要懂得行規術語並有正統的摸金符,就都算做摸金校尉。摸金校尉同樣只對大墓出手,大墓的位置一般都很規矩,需要一個非常好的地形地勢,所以以摸金校尉的星象知識,找到大墓是非常簡單的。

我沒有料到,我接下來的遭遇,就與這發丘門程家有關。

發丘門程家一直以來真正掌權的人是程逸芸。程逸芸作為程家大小姐,一直以來都料理著發丘門上上下下的事務,而她的父親程玉明則主要經營程家的產業。

一個是面子,一個是裡子。

但眼下程逸芸卻遇到一個棘手的麻煩,她失去了記憶,對發丘門的領導等於處於

架空的狀態,而程玉明因為全權交給程逸芸打理門中事務,一時間也難以兩頭挑。

月前禹陵收到一封程家託人傳達的信函,之所以用這種方式與我們聯絡許是因為當時事件並不緊急,託人傳遞合乎規矩,又不會亂了尊卑。

但也這是因此,費了周折,耽擱了時間,才導致後來事情一發不可收拾。

事情大概是說,程玉明那二女兒,程小潔,在一起廟會中意外暈倒,然後就一病不醒,程玉明請了無數名醫,都診斷不出是何緣故,後又遇一系列蹊蹺之事,把程家捲進一場精心佈局的漩渦之中……

(本章完)

&nbs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