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於越續章 第069章 這不是終點(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使我不得不對“8062”工程進行重新認識。這個代號“8062”的絕密工程,伴隨著某位權貴高層的個人野心而產生,同時也隨著他的式微而迅速衰弱,以致下馬。這件事情,看起來是權力斡旋之後的妥協,但實際上更像是一場你死我活的鬥爭。
作為陰謀家的冶重慶無疑是失敗者。他的失敗是註定的。作為陰謀的產物“8062”工程也是失敗的,但是這個失敗卻令它同樣成為了最大的勝利果實。
所以,只要這麼看,就很容易理解,重啟“8062”工程到底是誰在背後操縱。
歷史,永遠都是勝利者書寫的。
而禹陵,在這場角逐之中,並不是真正的勝利者,它只是勝利者利用的工具而已。
但是即便如此,姒瑋琪也並沒有多說什麼。她不露聲色的背後,是一個更大行動的開端。我知道,一場腥風血雨可能即將席捲而來。
這,不是終點。
翻開另一卷檔案,裡面記載的是有關成都都江堰“黑風洞”的資料。說來也奇怪,這裡的檔案,除了來自禹陵的第一手資料之外,還有一部分是別的人匯總的,記載這些檔案的人應該是“8062”工程的參與者,但是這些人現在已經不可考證了。
靈巖山最奇之景還屬“黑風洞”。相傳此洞蜿蜒幾十裡,與“二王廟”(祭拜李冰父子的神廟)相通,洞石室寬數丈,主洞入被“鎮蛟碑”封數千年。數千年此洞黑風湧漫,故得名“黑風洞”。
有關黑風洞的傳說,民間流傳的版本很多,一直以來,大家對此也是諱莫如深。清代的《四川總志》有佳句:“灌縣靈巖山之極峰,有棋盤石,仙嘗弈棋於此。石有棋,旁有年號,乃天佑二年。”李冰父子曾治於灌縣,築千年都江堰。相傳,蛟洪生,李冰鎖黑蛟於靈巖山之寒潭井,故有“寒潭伏龍”說。
只要任何與“龍”有關的資料“8062”工程都會如數家珍,不管是空穴來風、捕風捉影的民間故事,還是資料詳實的科研成果,這裡無一不包。
“琪姐,你看這個資料,很有意思,竟讓是十八年前記載的,‘2002年夏,某雷電作風雨加,黑風洞鎮蛟碑崩裂,靈巖山有山民見虹飛貫雷宇’,從這段話就可以看出,這裡開展的研究是連續性的,而且時間跨度很長,一般來說,這應該不會只是一代人在工作了。”
姒瑋琪點了點頭,“就跟駐守這裡的8341部隊一樣,這裡工作的人應該也是世襲的。”
“如此大規模的人事集結,如何做到滴水不漏?”
“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牆,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這裡發生的事情,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了!”夢姐分析道,“只是有句話,我不知道該當不當講?”
姒瑋琪看了夢姐一眼,“看來你也瞧出來了。”
“有一個很不能理解的問題,就是為什麼到目前為止,這個“8062”工程看上去是停止運轉的,即便是它在我們來到這裡之前被關閉,它暴露給了我們又是為什麼?”
我也覺得這個問題很奇怪,既然它是啟動的,就不可能是現在這個樣子,如果它又被關閉了,那應該只是近前的一段時間才對。
“這應該是故意暴露給我們的吧?”我猜測道,“就連外面的部隊同意撤走也是計劃的一部分,他們同意讓我們把資料帶走,不是決定放棄,事實上,他們完全可以複製一份,我們帶走了也沒有用。”
“林坤的話不無道理,現在知識還不知道這裡面究竟是怎回事。”
不管怎麼說,事情總算告一段落。
我們又回到了禹陵。
連日來我一直在捉摸那些帶回來的絕密檔案。古往今來,各朝正史及各地史志所載有關“鎖蛟”的事件共計三千五百六十七次,相關地點三千餘個,地域遍及華夏,由於數千年的戰、天災禍、氣候遷、城邦滅及民族遷徙等原因,古史中所載的地點如今多可考,但仍有百三十三個地點尚可考證。1950年至今,已考證並確定的有關“鎖蛟”之地點及事件共五十檔,據查皆與古代傳說相印證,無論是現場位置,當地異志,以及現場勘測看,都客觀反映事件的真實。
如今考察屬實的“鎖蛟”地點共五十個,其中由於訊息封鎖嚴而為民間所知的有:北京北新橋、河南禹州、雲南大理、黑龍江依蘭縣、阿城、大慶、營口、吉林省遼源市龍首山、遼寧丹東、浙江杭州。
說起杭州,它是有名的“龍井”茶的發祥地之一。據當地縣誌記載,“龍井”即“鎖蛟井”。九十年代後期電視臺派記者實地拍攝有關“龍井茶”的紀錄片,其間人們在無意中觸及了“龍井”的秘密。離開浙江之時該劇組員儲存的現場拍攝資料被相關部門沒收,此事遭全面封鎖。
而各地“鎖蛟井”及相關故事,其中流傳最廣的地點就是遼源市“龍山公園”及北京北新橋。早在建國之初,遼源市政單位改造“東山公園”(建於偽洲時期康德八年,解放改名為“龍山公園”),工作員在維修千年井時,撈巨型鐵鏈及無數鎧甲和兵器。北京北新橋“鎖龍井”事件曾經轟全京,幾乎家喻戶曉。
這一天,我正在屋內與許倩和妲蒂討論“鎖龍井”的事情,此時,姒瑋琪同陳梓玥走了進來。
“你們都在啊。”姒瑋琪打了一聲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