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摘棉花,其樂無窮(第1/2頁)
章節報錯
棉花傳入我國,大約有三條不同的途徑。史料分析,一般認為棉花是由南北兩路向中原傳播的。南路最早是印度的亞洲棉,經東南亞傳入海南島和兩廣地區,據史料記載,至少在秦漢時期,之後傳入福建、廣東、四川等地區。第二條途徑是由印度經緬甸傳入雲南,時間大約在秦漢時期。第三條途徑是非洲棉經西亞傳入新疆、河西走廊一帶,時間大約在南北朝時期,北路即 “西域”。
邊疆地區少數民族對棉花的種植和利用遠比中原早,直到漢代,中原地區的棉紡織品還比較稀奇珍貴。唐初時期,棉花開始向中原移植。移植的初衷不是為了大面積種植後作原料,而是極少數特權階級作為觀賞植物,當作珍稀花、草來賞玩。
如此重要的植物在流入數百年的時間裡,竟然從未被人重視,秦漢就有記載,卻直到唐初還被種植在苗圃裡當擺設,遺憾啊,的確是國家高層領導機構的失職。蘭陵還認識不到這一點,等棉織品出來了,她才能明白什麼叫翫忽職守,絕對能把號稱天之驕子的皇家貴胄羞死。
可我只知道紡車咋做,別的一概沒見過,棉花采收前要做什麼準備呢?拿了毛筆在紙上畫來畫去,怎麼畫都是紡車的樣子,大紡車小紡車畫了一大堆,越畫越熟練。
“哎呀,你幹啥?”正練習繪畫入迷,回頭差點和穎的臉碰在一起,嚇人一跳。“偷偷摸摸鬼鬼祟祟,嚇人。”也不知道她啥時候來的,看來我沉寂在藝術的幻想裡已經很久了。
“夫君這是?”穎拿了我作品端詳半天看不出名堂,“作畫?”
“高檔貨,說了你也不明白。”看穎的表情有想笑的意思。深受打擊,“想笑就笑,小心憋出毛病來。”見穎扭過臉可能已經笑了,不滿道:“明天為夫要去採摘棉花,是體力活,你有下田幹活的經驗,該做什麼準備好點?”
“這個,”穎有點困惑。“夫君明天要下地裡乾貨?”
“恩,為了天下蒼生,吃再多地苦,受再大的累,在所不惜。”我莊重的點點頭,“笑什麼?不信?還不快去做準備,等為夫發怒?”
“好,”穎笑著掏出手絹。將我臉上的墨汁擦乾淨,“怎麼個準備法,夫君儘管吩咐。”
“恩,合計合計。”託了腮梆子想了半天,腦子冒漿糊。“要不晚上吃甜飯吧?咱們不是從山莊帶回來好些野味嘛,炒幾盤子,再弄個雞絲湯,煎餅也攤四五張。調盤豆芽捲了吃。你看著辦。”
“呵呵……”穎接旨笑著出去了。
不好辦啊,明天要去採摘棉花,得精心準備下。帶點新鮮果子,一壺酒,茶雞蛋也帶十來個,我雖然不吃可以分給別人,卷七八條煎餅拿上,野炊嘛。帶點調料生肉片雞翅膀啥的,差不多就齊全了,蘭陵最近喜歡吃丸子,帶點才炸好的給她。
本來不想讓蘭陵去,一來是避嫌,二來她一來我就得忙活了,她嫌遊手好閒的老批評我,煩人很。帶了一包裹的食物去摘棉桃。最怕門口守衛檢查。翻地亂七八糟就吃的不香了。幸虧蘭陵來的早,到南林苑的時候她和李世正在門口等我。還有李世婆娘一起。有堂堂公主在跟前,侍衛們老實和孫子一樣,沒人敢上來盤查。終於出氣了,朝每次搜我身的那苦瓜臉侍衛示威的揚揚眉毛,爽很。蘭陵和李世婆娘認識的樣子,倆人不時的小聲交流一會,李世則一直和我談論棉花地知識。他是工部官員,這麼熱心的跑來幫忙,還補習了不少棉花常識,看來工部已經開始重視這事了。
棉花嘛,開了。然後怎麼辦呢?摘唄!蘭陵招呼了好些個花匠過來,一人發了個大籮筐,種棉的地界不大,不到一畝地的樣子,幾十個人不到倆時辰就摘完了。其實還能快一點,可能是蘭陵在場的原因,花匠們都很緊張,採摘地仔細,影響了效率。
花匠們鋪了幾張大涼蓆,將摘好的棉花都鋪到涼蓆上。才摘下來的棉花還比較溼潤,必須曬乾。四人面面相覷,蹲在涼蓆上望了一大堆棉花發呆。和我想像中不同,這東西有籽!還多的很。這簡直太可怕了,得想辦法把籽去了才能捲成棉條紡線啊。科技太落後,應該鼓勵育種地那夥人培育無籽棉花出來,要不光去籽還不把人累死。
蘭陵和李世婆娘一人挖了一把潮溼的棉花試圖手工去籽,進展緩慢,蘭陵懊惱的將手裡棉花又扔到席上,“不成,得曬乾了才好脫籽,現在溼呼呼的不好弄。”
“等曬乾,不著急。”李世比較看的開,“摘下來的樣子就不錯,按子豪的說法,麻布做成夾襖,裡面塞一層進去,看著就暖和。不錯。”然後任憑倆女人嘰嘰咕咕,拉了我坐一邊聊天去了。
這傢伙很喜歡聊天,話多的厲害。就好像成天沒人和他說話,逮了我就不見停,啥都打聽,啥都問。見個雞蛋都掰掰半天,聽我這雞蛋是新式餵雞**喂出來地,很想吃的樣子。
“吃啊,東西多呢,”我將大包放到石桌上,紙包的丸子都油透了,開啟噴噴香,抓了一個就塞嘴裡,“好吃著呢,別客氣。”說著拿了根麻花遞給他。
蘭陵見我這準備開吃,帶了李世婆娘跑來,“子豪,等一下,還沒到飯時呢,附近還有個朋友,一起叫來享用才對。”
“是,是,公主教訓的對。”我站起來給蘭陵行了個禮。這個最討厭,有外人在場就是不方便,行禮行的人不舒服。還有誰?咋來的時候沒見?李世本來麻花捏在手上,見蘭陵發話了,也不好意思的放了下來,朝我無奈的笑了笑。
我當是誰,原來是楊泉。蘭陵說地朋友原來就是他,看來這人面子不小,能讓蘭陵等了吃飯,估計最小也是個大內侍衛總管多隆類級別地傢伙。楊泉見了蘭陵恭敬地行禮,然後笑眯眯作了一圈揖,“公主殿下見諒,見諒。在下一階武夫,吃沒吃樣。別往心裡去。”大馬金刀地坐下來,別人還沒動手,嘿嘿笑著,跟我看似拉家常,手就沒停過,一氣將桌上菜餚挨個吃了一遍,還自斟自飲的幹了一杯,看了半天再沒落下什麼菜後。才拍拍肚皮,表示滿足。發現大家都在看他,不好意思撓撓頭,傻笑道:“魯莽,魯莽了。餓極了。在下小時候家裡窮,上頭六個哥哥,下頭七個弟弟,一到吃飯就打了群架。眼裡只剩飯菜了。這麼多年,啥壞毛病都能改正,偏就吃飯沒樣子改不過來,”說著又恭敬朝蘭陵行禮,朝周圍作揖,“公主殿下見諒,嘿嘿,見諒。”不好意思的起身。見我還帶了好幾包裹的生肉片,馬上明白意思,又‘見諒’了一圈,不管別人在不在意,跑去砍了好些個柏樹枝拖過來,“吃這個,在下拿手,小時候外面野慣了。常打了獵物在山裡燻烤。”自顧的測了風向。風頭下點著了。
“呵呵……”蘭陵捂嘴笑道:“吃,都吃。楊泉就這個樣子,子豪,別看了,吃飯。”說著起身給每人斟了杯酒,提醒李世夫婦:“這酒勁大,和往常的不一樣。”
李世微微一笑,讚賞道:“習武之人,本該如此。”拿起剛剛放下的麻花,吃地酥香,端了酒盅抿了口,五官驟然縮成一團,老半天才緩過來,讚道:“好辣的酒。”說罷端了杯子一口乾了個底朝天。
這李世對美食還是很有經驗的,與我棋逢對手,邊吃邊討論,倆人互相總結心得。一會楊泉端了大盤子烤肉上來,都是用我的佐料烤制,“王兄弟的調和不錯,在下不客氣,那邊是邊烤邊吃的,各位慢用,不用管我,吃了不老少了。”
摘棉花野餐會酒過三循後,逐漸的熱鬧起來,李世話本來就多,喝了點酒帶了點勁,越發的沒了把門,和我瞎侃亂侃胡侃,蘭陵逐漸地也加入進來,連李世婆娘也偶爾插個嘴,氣氛熱烈,早將棉花的事情拋諸腦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