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想的話,倒也不會很累。

“讓我想一想”,秋原悠人簡單說了句,然後閉上眼睛,靠在椅背上思索起來,考慮起了這件事的利弊。

按照大城利香的意見,是希望他能在全國的有點規模的城市都去一趟或者兩趟。即便是再保守的估計,按每週2場左右的頻次的話,也需要半年左右。

而《古畑任三郎》這部作品,除了已經交付的兩期外,還剩下40多期。就算加上節假日的增刊,也差不多需要半年左右的時間連載結束。

這樣一算,在巡迴籤售會結束的時候,他的這部作品也差不多結束連載了。那個時間的讀者人數,差不多就是《四月青年》這個期刊能達到的最高成績了。

秋原悠人睜開眼,沉默了一會兒,用嚴肅的語氣問道:“大城主編,如果我配合你們的工作,你是否能確保《四月青年》成為業內第一?”

“我不能保證,”大城利香沒有迴避秋原的視線,也認真回答道:“但這是編輯部所能想出來的最佳方案了。畢竟除非能影視化或電影化,不然目前的版面宣傳已經很難把雜誌銷量再推一步了。”

秋原悠人聽到這個坦誠的回答,點了點頭。

他其實也知道,業內第一根本沒那麼成功。畢竟不止《四月青年》一家,其他所有雜誌都拼命地從渠道和宣傳方面發力。

雖然他自信《古畑》的作品質量,但他也不能否認,其他雜誌也有不少的優秀作者。像瀨戶玉枝這樣的老牌作家,其他家或多或少都有12個。

不過大城利香的回答,也讓他很滿意——對方沒有為了忽悠他去參加籤售會,就騙他說什麼一定能拿到業內第一之類的鬼話。

“這樣吧,我答應了。”秋原悠人放下手中的水杯,給出了大城利香想要的回覆。

但就在她鬆了一口氣的時候,秋原悠人又說自己有一些條件,讓大城利香緊張了起來。

“我的要求是,所有城市的籤售會,必須提前一週和我說好,並確保籤售會做好宣傳方面的工作。除此之外,如果我有事不能來,編輯部這邊也必須答應我的請求。”

秋原悠人頓了頓,又補充道:“當然,如果我有事的話,會提前12天告知的。”

他自己心裡還有一些計劃,比如講座、出書或者去結交人脈,自然不可能整天都忙著進行籤售會。

大城利香還以為是什麼要求,結果沒想到才這些,便直接笑著答應了。

秋原悠人又不是《四月青年》的員工,自然不可能一直接受籤售會的宣傳安排。

事實上,她已經做好了第二套方案,即每兩週籤售一場,就等對方拒絕之前的提案後再提出。

但沒想到,對方這麼輕而易舉地就答應了。

話雖如此,她也看出了秋原悠人想要讓《四月青年》成為業內第一的想法。這讓她有點不解,對方究竟在《新》經歷了什麼,才會有這個執念。

她沒多說什麼,而是低頭感謝:“辛苦您了!”

隨後的話題秋原沒參與,而是由淺野出面,和大城利香商談了一下細節,包括具體的酬勞與以及酒店標準,以及對外出安全的保證——畢竟秋原悠人也算是個名人,有被狂熱的粉絲或黑粉襲擊的風險。

在商談結束後,大城利香便離開了,並說後面的工作會由粟津秀樹對接。

在她離開後,淺野愛子擔心地看了秋原悠人一眼:“秋原,這件事要不要再考慮下,畢竟經常要外出的話,還是會很累的。”

秋原悠人笑道,“沒事,算不上多辛苦。”

和前世996的日子相比,這種旅遊、工作各佔一半的巡迴籤售會簡直不要太輕鬆。

而且在他看來,只要拿到第一,辛苦一點又算的上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