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人跡更少的一條路(大結局)(第2/3頁)
章節報錯
秋原悠人看著手上的獎牌,心裡有一種莫名的感覺。
頒獎儀式的結束,意味他的愛爾蘭之旅也宣告了結束。
不過藉著這次機會,他順利結識了歐洲文學圈子裡的一些老作家,算是為未來鋪下了道路。
在回到東京,他開始了自己的後續計劃。
從圖書出版來看,景繁社已經不能給他造成太大的問題,只需要按部就班就好了。
抱著這個心思,他開始了大幹一場。
藉著都柏林文學獎的獎項榮譽,他把《雪國》的版權抵押給了銀行,並貸到了12億円的鉅額款項。
緊接著,他與三家大型電影公司合作,總共投入25億円,開始《日本沉沒》的拍攝。
半年後,《日本沉沒》終於了上映。
上映當天,便場場爆滿,打破霓虹電影史上的首日票房記錄,創造了一個令後人歎為觀止的成績。
與此同時,他用英文筆名出版的《日本沉沒》,也出現在了出版物市場,開始了大賣特賣。
在後面一年的時間裡,這本書便賣出了差不多400多萬冊,創下了日本科幻書籍的銷售記錄。
憑藉著回籠的鉅額資金,秋原悠人同蔦屋書店一起,開始目光對向景繁社旗下的現有作家。
在推理作家協會的牽線搭橋下,他以“誠意(更高的版稅)”,成功獲得了一批作品的版權。
到了95年的時候,蔦屋書店在推理單行本的市場份額,已經徹底佔到了8成之多。
不過就在這一年,科幻俱樂部的部長爆出《日本沉沒》的作者就是秋原悠人(畢竟原本是英文名)。
這讓外界再次引起了譁然。
一個寫推理的居然去寫科幻,居然還能寫的這麼好!
對於外界的採訪,秋原悠人並不理會,而是繼續推進自己的計劃,開辦起了更多的連鎖書店——包括一手和二手。
到了96年的時候,蔦屋書店的全國書店總數,已經突破了500多家,並源源不斷地增加。
面對潛在的渠道威脅、東販和日販兩家經銷商開始對其他書店渲染起了“蔦屋威脅論”,要求他們不要在訂購蔦屋書店出版社提供的書籍。
面對脅迫,秋原悠人一方面繼續採用免費且大量供應書籍的方式,另一方面聯合起了其他中小地方經銷商。
因為能拿到特定提供的書籍,所有這些經銷商也樂於與秋原悠人合作。
到了96年年中的時候,東販、日販以及秋原悠人組織的經銷商聯盟,三分日本出版物市場。
面對著越來越龐大的蔦屋書店勢力,在景繁社的推動下,漫談社、課教館、東映社成立一個互助聯盟。
以各種形式來抵制蔦屋書店的書籍出版。
而秋原悠人見狀,也徹底放棄了和課教館僅存的那點友情,辦起了屬於自己的推理期刊。
在籠絡諸多作家的同時,他還把《無人生還》、《獄門島》、《Y的悲劇》等多部刊登了上去,成功殺到了行業第二的位置。
不僅如此,他還與東京電視臺合作,打造了根據金田一以及柯南素材系列再創作的《東京少年偵探》系列。
這部作品在97年上映後,因為成功籠絡了青少年市場,因此擊敗《古畑任三郎》系列,成功位於收視冠軍。
至此,不管是推理單行本還是推理雜誌市場,蔦屋書店都稱得上是完完全的霸主。
在此之後,蔦屋書店開始了多處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