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逐漸流逝,在蔦屋書店眾人的努力下,各地的市場也都有了不錯的成績。

到1月底的時候,二手連鎖書店在全國各地,都相繼建立了起來,完善了出版社在全國的倉儲網路佈局。

與此同時,在久田健一帶領的市場部員工的不斷努力下,越來越多的書店都發來訂單。

這些書店型別也從大到小都有。

有的是連鎖書店品牌,有的是大型中央書店,也有獨立的個人運營小書店,數量合計達到了近5000家。

無一例外,它們在聽到可以不用預付款就訂書後,紛紛加大了書籍的訂貨量。

在大量的訂單下,蔦屋書店旗下的印刷廠不得不連夜加班趕點印刷批次。

剛剛印刷好的書,剛下流水線,就被立刻安排到了貨車上發往全國各地的倉儲點,並透過倉儲點的清點和小批次包裝,又分發給了所有的書店。

在最後統計的時候,蔦屋書店的眾人驚訝地發現。

原本一些出版時間超過1年,已經在走下坡路一些老書,銷量居然也紛紛再次高了不少。

比如《推理家之死》、《過失致死》、《ZOO》這些作品,也都分別拿到了510萬冊不止的訂單。

這讓秋原悠人不禁有些疑惑,甚至懷疑經銷商之前是否刻意在渠道耍了手腳。

不過在問了幾家之後,他發現還真不是經銷商的鍋。

一是久田健一等人太過於熱情,一個勁地與各個書店套近乎,並提出了累計訂購超過5000本就予以一定的折扣優惠。

所以很多書店心動之下,就加大了訂貨量。

二是隨著植村賞的臨近,越來越多的報紙開始刊登相關新聞。自己作為目前最後希望獲獎的候選人,自然也一併登上了報紙。

所以很多之前沒有購買相關推理作品的讀者,也紛紛詢問起了書店店員自己的作品。

這就造成了,本該處於淡季的1月份,蔦屋書店的整體出書量達到了70萬冊,將近是去年同期的一倍。

秋原悠人聽完這個好訊息後,徹底放下了心。

不過很快,他又陷入了一個“幸福的苦惱”。

凡事有利有弊,霓虹的推理市場,一年撐死也就買個一千多萬冊。即便再擠擠水,也就多賣個兩三百萬冊。

所以,如果以目前的銷量來評估今年的市場的話,景繁社已經可以說不值得一提了。

不過接下來怎麼辦,難道自己再在推理市場上出新書?

但就算出了新書,最大競爭對手好像也是自己之前的作品。

總不能一直玩自己打敗自己的遊戲吧?

話說回來,自己總得給其他推理作家留口飯吃吧!

很快,他陷入了苦思之中,而時間很快到了2月14日,也就是植村賞頒獎典禮前一天。

作為候選人,秋原悠人早早地就接到了邀請函,並在當天趕到了京都的一家高階料亭,參加了評委會組織一場業內聚會。

作為業內聚會,評委會邀請了一幫老作家。

但說實話,其實都是那些“熟面孔”,就像是推理作家協會換個地方舉辦會議一樣。

在他到場後,場上不少作家流露了不一樣的眼光,有的是欣賞,有點羨慕,但也有極少數是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