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九十一章 資金、交易、情報(第1/2頁)
章節報錯
霓虹的公司型別主要兩種,一種是大型的股份公司(通常叫株式會社);另一種是中小型的責任公司(通常叫合同會社)。
株式會社的定義比較嚴格,要求註冊資金超過千萬円,並且有3位董事以及固定居住場所,同時還要有法定審計師。
而合同會社就非常簡單,只需到賬300萬円,並且有1名董事和霓虹代表就行了。
安久書店沒有上市,自然就是合同會社的形式。
所以秋原悠人從安久津剛一手上獲取書店的程式並不複雜。
不過在涉及到資金到賬的時候,卻出了一點問題。
安久津剛一卻一口咬定,要求一次性繳清20億円的全款。
理由是他看好韓國的經濟潛力,並打算立刻投資韓國的股市。
聽到這番話後,秋原悠人倒是感到了意外。
安久津剛一想要離開霓虹這點並不奇怪,畢竟在把安久書店出售後,他也沒有多少留下來的理由了。
他只是驚訝於對方居然要跑去韓國投資。
在霓虹經濟泡沫後,霓虹國內的資金以及國際資金投資起了韓國,這才使得韓國經濟和股市節節攀升。
但到了97年,韓國在亞洲金融危機時一敗塗地,可以說是賣掉了半個國家。
現在是93年,安久津剛一這個時間點進入到韓國股市市場,估計可以掙一筆小錢。
但到了4年後,估計掙的錢還要還回去。
不過秋原悠人也沒勸他,因為這次的事件,兩人之間的交情已經蕩然無存了。
甚至為了籌集不足的款項,他還得處理掉一些面臨貶值的無形資產。
……
2天后,千代田區。
秋原悠人帶著淺野愛子、北岡律師,三人一同來到了課教館,見到了《四月青年》的主編大城利香,以及另外3名課教館的負責人。
他今天來的目的,是關於《古畑任三郎》系列版權的出售。
事實上,他開了15億円左右的報價,打算把這部作品後面10年的影視版權授權以及作品版權都賣出去。
在雙方簡單交談了一番後,大城利香客氣地說道:“秋原老師,關於《古畑任三郎》的版權報價,我們這邊認為5億円比較合適。”
秋原悠人沒有回話,淺野愛子則微笑道:“大城主編,從第二季的收視率來看,《古畑》系列依舊是熱門的作品,這麼一部作品,難道只值5億円嗎?”
大城利香反駁道:“淺野小姐,電視劇方面畢竟已經已經拍了兩季,而且收視率比起開播的時候也略有下降,我們難以保證後面的連播會如何。”
淺野愛子正要反駁,而秋原悠人則擺擺手,問了一個問題。
“大城主編,您知道《古畑系列》上半年的單行本賣了多少嗎?”
大城利香疑惑道:“30萬冊。”
秋原悠人笑了起來,“整整60萬冊,而且基本都沒有投入什麼廣告宣傳費。”
因為電視劇的熱播,所以即便是自己沒有刻意宣傳,《古畑》系列依舊有不少粉絲購買。
而一本年銷量可以達到120萬冊的作品,他不信對方不動心。
聽完這一番華,大城利香則旁邊一名女財務,拿著計算器開始算了起來。
半年60萬冊,那麼年銷量可以去到120萬冊,即便每本書定價2000円且淨利潤只有50%左右的版稅,一年淨收益也有12億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