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回來,自己就是不理會對方,他又能怎麼樣呢。

他思量了一會兒,決定後面對吉川雄一郎視而不見。

對方年紀又大,在純文學的地位也非常高,自己報復對方沒有什麼把握,反而會被惹上不尊敬“長輩”的罵名。

而且目前來看,對方也妨礙不了自己多少。

除了《羅生門》外,自己還有很多別的優秀作品沒有發表。他就不信發出去之後,所有書評人都會視而不見!

“先這樣吧,”秋原悠人想了想,便讓淺野愛子支付了剩下的款項。

緊接著,他和淺野兩人便離開了。

回到家中,秋原悠人思考起了下一部該寫什麼作品,在思考了一會兒後,他決定繼續寫芥川龍之介的短篇——《竹林中》

這個,講述了一個武士帶著妻子真砂在前往若狹的途中,遭遇大盜多襄丸。結果武士被縛,武士之妻真砂被大盜凌辱。

事件的結果是:武士死去,多襄丸被抓,真砂逃到清水寺。

故事看起來很簡單,但敘事卻非常獨特——用他人話語來組織了一個敘事的迷霧,即用與事件相關的7個人來架構起這個故事。

但最讓奇怪的是武士的死因:巫女說武士是自殺,多襄丸和真砂又各自承認自己殺了武士。

所以到最後,也不知道是誰殺死了武士。

這部作品看起來非常簡單,但其實充滿了對於武士階層的諷刺。

放到這裡,剛好符合他的心境。

不過這部作品在歷史上,其實還和華夏有很大的關係。

在創作時,芥川龍之介本人以大阪每日新聞視察員的身份到華夏各等地旅行。

在出發前,他從好友谷崎潤一郎的稱讚以及自己愛看的古典中,認為華夏應該是繁榮昌盛的情況。

於是他興奮地甚至寫信給其他朋友,說自己要去找華夏的“偉大之處”

但沒想到他在過來後,卻發現華夏到處是戰亂,貧窮與混亂(也離不開霓虹的鍋)。

在魔都的時候,他看到妓女公開勾搭他,並看到市民隨處大小便。

在發現一名美國大兵踩翻了老太太的菜籃子並揚長而去後,他主動上前給這名老太太錢,沒想到被追上來索要更多的錢。

對這些情況耳濡目染後,他對文明古國的憧憬之心破碎了,甚至寫下了不少差評,集合成了《中國遊記》,裡面這樣寫道:

“現代中國有什麼?政治、學問、經濟、藝術,難道不是悉數墮落著嗎?尤其提到藝術,自嘉慶、道光以來,有一部值得自豪的作品嗎?”

“我不愛中國,想愛也愛不成。在目睹了這種國民的墮落之後,如果還對中國抱有喜愛之情的話,那要麼是一個頹廢的感官主義者,要麼便是一個淺薄的中國趣味的崇尚者。”

到了後世的時候,很多人把這句話拿出來,說他是反華的一份子。

不過在魯迅看來,芥川龍之介卻是真正的一位“朋友”。

魯迅當時說過一句話,意思大概如下,凡是誇華夏美麗昌盛的,無不是想要撈好處甚至充滿惡意的。反倒是敢於批評華夏醜惡的,反倒是我們真正的朋友。

不僅如此,他還成為了最早翻譯芥川龍之介的譯者。

而且兩人的作品,都充滿了對人性深深的批判。

……

在回想歷史的時候,秋原悠人寫完了這篇《竹林中》,並把稿紙塞到了信封裡,準備寄給東映社的傳統文學期刊《寶石》。

因為對於市村賢太的“說客”事件的厭惡,他已經不打算再和對方的《語諾》合作了。

但讓他意外的是,自己這篇信心滿滿的作品,卻收到一封退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