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二十二章 一巴掌(第1/3頁)
章節報錯
正如秋原悠人所想的,相信他的民眾,只是極少數。
在和田信派系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報紙專欄開始了助推波瀾,並不斷地煽風點火——甚至連其他三大出版社也在暗暗地推動,讓合作的報刊或多或少地刊登或轉載相關的新聞。
除此之外,和田信更是主動參加了幾個電視訪談,在節目的時候大談作家的修養與道德,認為作家不應該嫉妒他人的才能而做出錯誤的決策。
雖然在訪談的時候,他全程沒有提半個和秋原悠人有關的字眼,但觀看節目的觀眾,基本沒有一個人不知道是指的是秋原悠人。
不僅如此,還有記者去採訪了《死亡二重奏》的作者大貫正和,報道他的家境貧窮,但為了文學事業苦苦掙扎奮鬥。
而他寄予希望的新人賞,卻被秋原悠人推動頒發給了另一部作品。
這名記者聲稱,因為這個打擊,大貫正和差點得了抑鬱症,甚至幾度想要自殺。
雖然看起來很像謊言,但民眾非常吃這一套,畢竟大貫正和只是個未出道的新人,與秋原悠人這種成名作家相比相差甚遠,完全處在弱勢地位。
秋原悠人因為嫉妒他才華,從而對其進行打壓這件事,聽起來也完全站得住腳。
畢竟就連和田信這位老作家都說了,大貫正和非常有才華,是完全可以取代秋原悠人的天才作家。
秋原悠人聯絡的公關公司盡力了,但他們安排發的報道和內容被淹沒在了質疑聲中。
雖然砸了近億円的媒體宣傳費,但並沒有起到多少的效果。在發現效果不大後,秋原悠人又讓他們把輿論的陣地放在了網路上。
面對越來越大的輿論問題,淺野愛子提出要將和田信告上法庭,但秋原悠人在思考後制止了這一舉動。
現在告上法庭,勝訴的可能性不是很大,畢竟對方全程也只是說了某位年輕作家這樣的相關詞。
或許,別人可能希望自己這麼做。
公關輿論的問題,往往不是誰對誰錯這麼簡單的。
秋原悠人按捺下自己心中的急躁,冷靜下來,並讓人收集起其他方面的訊息。
現在急躁也是於事無補,自己還年輕,等找到了合適的機會,自己自然會一一報復回去。
不管是把他當成軟柿子的“和田信”,還是落井下石的那幫媒體人!
……
東京,《東京青年》編輯部,會議室。
“由於秋原悠人近期的輿論影響,《古畑任三郎》系列的收視率顯著下降,與《偵探上村》拉開了差距。”
說話這人是《東京青年》的主編池本亮輔,而他現在參與的,是編輯部每週一次的例會。
“本來《四月青年》可能成為我們的一個大威脅,但現在來看,對方上週的銷量不僅沒有增加,還下降了10%左右。”
他環顧了一眼眾人,用輕鬆的語氣說道。
場上眾人聽到這個訊息後,不由地都鬆了一口氣。
畢竟《古畑任三郎》雖然收視率依舊不及《偵探上村》,但越來越多劇評人表示對這部劇看好。這也使得,兩部作品的收視差距一直在縮小。
在這樣的因素下,《四月青年》的銷量,也在不斷往上漲。
如果按照這個勢頭,可能再過數個月,《四月青年》就要超過《東京青年》,成為業內第一的雜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