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電視臺也不是傻子,不會進入一個競爭已經非常激烈的市場。

總之,在有了電視劇這張牌後,秋原悠人認為,《東京青年》和《文學之春》已經是不足為懼!

……

在秋原悠人和大城利香通電話同時,作為《四月青年》副主編的河本俊右卻在一間會議室裡,代表大城利香主編彙報工作。

“由於影視化的推動,這周《四月青年》的銷量將會提升百分之15%左右,伴隨著後續電視劇的播放,銷量還會逐步增加。”

一名帶著金絲眼鏡的男子打斷了他,問道:“大概會達到多少的水平。”

河本俊右抬起頭,用略帶一絲喜意的聲音回答道。

“目前還不能確定最後的成績,但編輯部這邊預計,《四月青年》可以超過《東京青年》的28萬冊,達到業內第二的成績。”

頓了頓,他又強調道:“這個時間最快可能在2個月,最遲會在3個月內。”

會議室裡一陣輕微地騷動,雖然部分人心裡有了準備,但大多數人還是沒想到,去年年底還有些半死不活的《四月青年》,居然能達到今天這個水平。

河本俊右看著眾人交頭接耳,心裡有些不一樣的情緒。

在當初,自己堅決反對大城利香給秋原悠人開那麼高的條件,但沒想到對方真的讓《四月青年》起死回生了。

就在他“得意”的時候,有人突然提了個問題,“河本副主編,我對你們取得的成績表示感謝,但我還是想問2個問題。”

“您請說,”河本俊右恭敬地回答道,他發現提問的這人是一名有著實權的中年理事。

中年理事點點頭,繼續說了下去:“第一個問題是,為什麼《古畑任三郎》的單行本現在還沒有發行,是編輯部這邊有什麼考慮嗎?”

“第二個問題,《古畑任三郎》影視化版權交給富士電視臺這件事,為什麼理事會這邊沒有提前得到訊息?”

他用手關節敲了敲桌面,然後又說了一句:“好了,這就是我的問題,麻煩您講一下。”

河本俊右吞了吞口水,發現這兩個問題有點超過他的回答範圍了,他本來只是代大城利香過來簡單彙報銷量的,沒想到還要回答這些。

他猶豫了沒兩秒,還是說出了實情。

“根據大城主編和秋原悠人的協議,《古畑任三郎》這部作品的影視化和單行本的版權都在對方的手上,所以單行本的發行以及影視化合作,都是由對方所主導的。”

聽到這個回答,會議室裡的眾人發出了更大的騷動,不少人交頭接耳了起來。在他們的談話聲中,不時可以聽到“秋原悠人”四個字。

過了良久,中年理事才又問道:“河本副主編,這件事編輯部之前彙報過了?”

河本俊右想了想,然後說道:“大城主編說之前已經和三橋專務彙報過了。”

中年理事轉過頭,問起了那名三橋專務,“三橋,你講講?”

三橋專務站起來,下意識擦了擦冷汗。

他記得當時大城利香好像和自己說了什麼,但當時在忙漫畫事業部的事就給忘了。

他猶豫了下,推脫道,“我這邊沒有收到專門的書面檔案。”

中年理事盯了他一眼,立刻意識到他話語裡的漏洞,沒有書面檔案,難道沒有口標頭檔案嗎?

但他其實也對大城利香這件事非常不滿,哪有出版社會把影視和單行本版權交給作家來著。

要知道比起單純販賣雜誌的利潤來說,這兩者才是真正的營收大頭!

他想了想,覺得現在《四月青年》的銷量畢竟是在穩步增長,做出什麼懲罰的舉動也不合適。

而且秋原悠人對於《四月青年》來講,目前還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得罪對方,顯然沒有多大的好處。

考慮再三後,中年理事抬起頭,看向河本俊右。

“河本副主編,麻煩幫我轉告一下大城主編,她的辛苦我心裡有數,但課教館有課教館的規矩,沒有為一個人破例的先例!”

“最後請她謹記,,《四月青年》是課教館的《四月青年》,不是秋原悠人的《四月青年》!”

河本俊右恭敬地鞠躬並表示自己知道了,知道這件事總算是這麼過了。

不過他卻在心裡猜測起理事的用意,這一番轉告給大城主編的話,究竟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