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讀者意見的兩極化(第2/2頁)
章節報錯
除了書評現在競爭激烈的緣故,《看不見的客様》這部作品拿不到宣傳,是否還與作品本身的內容有關係呢?
……
告別了大城利香,秋原悠人離開了課教館。
他準備去網上搜搜,看看大家對這部作品的意見怎麼樣。
在經過20多分鐘的車程後,他到達了自己常去的網咖,並在前臺付費後走進一間格子間,開啟了電腦。
秋原悠人想了想,又註冊了一個“結誠梨鬥”的賬號,登入到了推理相關的網路論壇,並輸入了“看不見的客様”這個關鍵詞。
在等待了10多秒後,搜尋結果才顯示了出來,從上到下,差不多有四、五十條。
秋原悠人點選著滑鼠,開始瀏覽了起來。在篩選了一遍後,他開啟了裡面熱度最高的一篇帖子。
這篇帖子的標題叫做《我個人關於秋原老師新作的看法》,內容很長,差不多有3000多個字。
在開始的時候,題主表明了自己的身份,說自己是因為《嫌疑人X》這部作品才關注起秋原悠人的,並看過了秋原悠人之前釋出的一系列作品,所以算的上是忠實讀者。
但對於這部《看不見的客様》,這名題主表示自己有些不滿。
看到這裡,秋原悠人疑惑了起來,不滿?為什麼呢?
他想了想,還是接著看了看去。
在帖子的後半部分,這名題主說出了具體的原因,他認為這部推理作品,與秋原悠人之前的作品風格相差太大,而且有一種故弄玄虛的手法。
本格不像本格,社會不像社會,所有線索更是藏得死死的,得需要一直跟著委託人的話語才能發現。
但即便是這些線索,也不見的是真的。
在這個帖子的下方,有不少贊同的回覆,甚至有人還表示,秋原老師可能是陷入了創作低谷期,才寫出這樣的一部作品。
這個說法被不少人贊同,畢竟少有作家是一直能夠出版優秀作品的。
秋原悠人皺著眉頭看了一圈,發現這個帖子下方的回覆都是闡述這一個觀點的,即便是有人表示了支援,也立刻被另一批人給“反駁”了。
難道真是水土不服?秋原悠人看完所有回覆後,也不由自主的思考了起來。
他關閉這條帖子,然後又開啟了另一條熱門的帖子,但他驚訝地發現,這篇帖子的題主,竟然表示非常欣賞《看不見的客様》這部作品。
“我是《四月青年》一直以來的讀者,在此之前並沒有看過秋原老師的作品。但我認為,《看不見的客様》是一部與眾不同的作品,不應該被過多地苛責。”
“一直以來,霓虹的本格派作品,大多都是以偵探發現兇案現場,然後開始解密的這一敘說手法。反觀《看不見的客様》,居然採用了倒敘加問答的手法來揭示案件。”
“這種對傳統手法的突破,我認為才是真正值得敬佩的!而且對我來說,能夠沿著兩人的對話,來不斷探索話語之間的真假線索,是一個非常有樂趣的事!”
與剛剛那個帖子不同,這個帖子下方的人大多表示了支援,甚至有人表示自己很好奇,會專門去購買一本。
秋原悠人滿意地點了點頭,但他轉念又想到一個問題。
為什麼讀者之間對於這部作品的看法這麼兩極化呢?
他放下滑鼠,閉上眼睛思考了起來,最後得出了兩點結論。
第一點結論,是因為這部作品的敘述手法確實與當下的主流敘述手法手法不同,所以對部分讀者造成了一定的閱讀障礙。
第二點結論,是因為這部作品目前才只連載了3期。但它真正讓人震撼的,是它最後幾期所帶來的故事反轉!
等到真相真正揭露開的時候,這個故事裡的內容才會真正震撼到所有讀者。
所以,現在還遠遠不到承認失敗的時候!自己還需要多點耐心。
做出了這個結論,秋原悠人便關閉了電腦,準備離開。
與其擔心,不如早早地把後面幾期的稿件先寫出來。
……
在秋原悠人在家奮筆疾書的時候,關於《四月青年》的銷量統計,也幾乎在同一天出現了其他三大文藝期刊編輯部的主編面前。
而針對這個《四月青年》的銷量變化,各個編輯部則有著不同的看法。
比如景繁社的《文學之春》編輯部,就專門開了一場例會,分析起秋原悠人的這部《看不見的客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