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秋原悠人原先的設想裡,自己應該是透過稿費維持生活需求,然後透過《ZOO》單行本的版稅發行在積累第一桶金,如此再穩紮穩打。

但如果還要版稅的話,他勢必只能繼續和漫談社合作,並將自己的作品在上面發表,可這還是會給漫談社的雜誌銷量帶來不少好處,或者說中了武井航平的下懷。

或許有別的法子,看看股票?

他放下顧慮,走到院門口的郵箱,取來了近期所有的報紙,開始翻閱起來,試圖從中尋求機會。

但看著看著,他發現了很多問題。

因為平行世界的緣故,所有的公司名稱都換了個樣,自己認都認不出來,許多人和事都發生了變化,誰知道股市的具體走向又會怎麼樣。

更何況自己前世學的是東亞文學,又不是金融證券。

他嘆了一口氣,放棄了這方面的想法。

那麼,應該怎麼做呢?

秋原悠人盤腿坐在地上,皺起眉頭開始思考起來。

自己最大的財富無疑是前世記下來的那些作品,所以自己賺錢的渠道也應該以這些作品為主。

在之前的想法裡,自己可以透過版稅來掙著一筆錢。

那麼要不要寫一本書直接發行,然後讓自己的版稅變得更高一點,從而獲取更大的利潤呢?

舉個例子,自己和《新小說》之前籤的版稅是10%,意味著一本定價2000円的書自己可以拿到200円。

但事實上,稍微有點資歷的作家基本有15%,更有名氣則是20%。如果是業內公認的暢銷書作家,甚至可以拿到25%到30%這個程度的版稅。

所以,如果自己新寫一部作品拿去其他出版社投稿的話,應該也只能拿到15%的版稅。

這樣的話,大量的利潤依舊是被出版社拿走,畢竟自己記憶裡的書籍,很多都是可以暢銷百萬冊以上的知名作品。

換句話,賣的越多,自己的隱形收益虧得越多。最多隻能在再版的時候和出版社方面再次談判,但能提高的比率也不超過5%。

秋原悠人站起身,開始在榻榻米上來回走動,一邊走著一邊思考。

要怎麼才能讓出版社讓出更多利潤,從而提高自己的收益?

他想著想著,突然回憶起前世的一件事。

在他畢業前一年,一名有文學夢想的師兄因為一直給出版社投稿失敗,一怒之下找了圖書代理公司,自己自費出版,印了5000本拿去賣。

結果因為裡面的故事比較悲情,使得還不少文藝女青年前去購買,讓這批書消化了8成,從而讓這名師兄掙了一筆小錢。

拿到錢那天,師兄請眾人去校門口的大排檔好好搓了一頓。

話說回來,這樣的話是不是可以繞開出版社?要不,聽聽別人的意見吧?

秋原悠人沒有遲疑,直接走到玄關旁的電話旁,拿起話筒打了一通電話:“今村,是我,下午方便嗎?”

“不是找你尋求安慰的,只是想諮詢一些出版方面的事。”

“好的,那就這麼說定了。”

和今村雄鬥約定好了時間地點,秋原悠人便結束通話了電話,換了身衣服直接走出家門。

……

千代田區,Double咖啡廳。

秋原悠人和今村雄鬥坐在靠窗的位置,分別點了一杯拿鐵和黑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