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原悠人聽到這個說法,一時有點無語,他認為自己寫的那些作品,並不是純粹的驚悚,而是黑暗中包含著人性。

再說,即便是這樣的風格,由內部的美編來操刀不是更好嗎?反正不滿意就再修改。

他想了想,放棄了這方面的考慮,畢竟雜誌的這些事項是由主編來決定的,自己作為作者,雖然有建議權,但還是不要干涉太多。

話談到這裡,差不多過去了半小時,兩人道別後便結束了通話。

秋原悠人返回樓上,開始翻閱起了一大堆報紙,準備仔細看看。

目前因為《新小說》重版,不少中小規模的報紙都關注了起來。比如矢代利浩主筆的《東京每日新聞》,便對《七個房間》極力吹捧,上面是這樣寫道的:

“在這個作品中,秋原老師並不想讓讀者對兇手及其身份過度關注。為了這個目的,他構建了出了“七個房間”,它們在外觀上幾乎沒有區別,家徒四壁,都只有一個孤零零的鐵門和一條橫貫其間的小水溝。”

“主人公在毫無準備的狀況下被關進這樣的密室中,更使用了多種辦法方始查明的真相卻更加令人窒息——自己只能活7天……”

又是整整半個版面,還配上了一張略顯陰森的房間照片。

秋原悠人看完後,不由地點點頭,對方果然是有能力的書評人,點出的地方恰到好處,又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懸念。

他滿意了,準備起身出去吃飯,結果放下報紙的時候,眼睛一瞄,又被一條書評引起了注意。

“秋原悠人,一個驚悚派作家?”

他有點好奇,又拿起報紙從上到下看了起來。

“從剛開始的《小飾與洋子》到後面的《七個房間》,可以看出作者善再透過寫弱小或有效勾勒出恐怖的氛圍。但讓人好奇的是,作家為什麼可以寫出這樣的文章?”

“在對從出版社員工的採訪中,我得知秋原老師從小在福利院長大,但他究竟在福利院遭遇了什麼呢?令我有點好奇,但從這樣的文風中,我們不難猜測。”

他看著看著,越來越覺得不對勁,因為這名書評人擺明了就一個意思——秋原悠人小時候的不幸遭遇,變的心理扭曲,因此才寫出這樣的文章…

他更加無語了。

沒想到寫小說能把自己寫出一個心理變態的名聲,不過好像前世也有不少人是這麼評價原作者乙一的。

算了算了,只要不影響銷量就行了。

好像RB前世有個變態殺人犯,殺人後還寫了一本逃亡小說,靠稿費就掙了幾千萬日元,還有不少腦殘粉絲?

另外還有一名霓虹留學生,在巴黎留學期間殺害並烹飪了女同學,在被引渡回來後也出了書,甚至還下海拍片掙了不少錢?!

秋原悠人覺得這2件事簡直讓人不可思議,只能說霓虹這樣的社會過於放縱了,導致什麼牛鬼蛇神都冒出來了。

算了,這些和自己沒有關係,還是好好地寫自己的小說吧…

出乎他意料的事,即便他只想安安靜靜地做自己的事,但麻煩還是找上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