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淺野愛子打來了電話,給秋原悠人帶來了《新小說》這個月第三期的首日銷量資料——整整一萬五千多冊,比起之前的第二期還要高出不少。

要知道這才第一天的資料而已!

按照這個趨勢,《新小說》的第三期的發行量超過六萬冊都不是沒有可能。

淺野愛子隔著電話和秋原悠人商量了一會兒,兩人都對這個現象有點咄咄稱奇。

畢竟一般來講,雜誌因為某篇書評重版一兩次,並不是什麼難得一見的事。

但如果能接二連三地銷量更好並且重版,那就有點令人意外了。

看來上次因為小男孩事件帶來的讀者,不少人被轉換成了《新小說》的粉絲。

淺野愛子感慨道:“統計課的預計資料的雖然還沒有提交給編輯部,但超過六萬冊應該問題不大。”

其實,她自己也是非常驚訝。

在七月前,也就是還未刊登秋原悠人的稿件前,《新小說》的銷量常年處在幾個出版社之間的末尾。

銷量徘徊在兩萬五千到兩萬七千之間,甚至有了下降的趨勢。

所以那段時間的銷量若能突破三萬,整個編輯部都會鬆口氣。

沒想到在刊登了秋原悠人的文章後,《新小說》每一期的銷量都在以不可思議的速度遞增。

第一期賣了三萬冊左右,第二期賣了五萬冊,現在第三期更是有望六萬冊,幅度都非常驚人,讓統計課的同事都忍不住驚訝了。

以至於到現在,編輯部的所有人都充滿了幹勁。

不但所有人都不斷地鞭策著自己的簽約作者,甚至還有人主動接過值班收稿的工作——試圖挖掘一個像秋原悠人一樣的天才。

菊池太主編更是制定了初版就要五萬冊的企劃,準備提交給上級稽核。

目前來看,透過的可能性非常大!

而且因為銷量的暴漲,淺野愛子感覺到大家對她自己的態度也不一樣了。

上班時候,同事們紛紛主動和她打招呼,不少人臉上還掛著笑容。

她所負責的那些雜務,比如端咖啡和倒茶之類,統統都被安排給了另外的男同事。

就連她自己的工作,比如提交企劃等等,進展也莫名其妙的順利了起來。

“秋原,謝謝你!”

淺野愛子隔著話筒說道,但她的感謝非常真心實意。

如果不是秋原悠人的助力,她想要改變自己編輯部邊緣人的地位,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馬月。

哪裡想得到,居然這麼快,真的就像是做夢一樣……

秋原悠人聽出了淺野愛子的感激,但他並沒有接受,而是回應道:“淺野,這些都是你理所應得。”

要不是當初對方從被退的稿件裡把自己挖掘出來,想必自己現在都淪落街頭了,只能一邊打工一邊找機會。

哪裡會像現在這樣,可以安安穩穩地進行著自己的寫作事業。

雖然現在自己的資歷以及名氣,與那些在更有影響力的老一輩作家還有差距,但在新生一代來說,已經可以算是名列前茅了。

淺野愛子見秋原悠人並不領情,心裡對他的感激卻是更加深厚了一分。

她準備繼續做好自己的工作,在自己的職責內幫助他爭取更多的利益。

她正打算結束通話,突然又想起一件事,便繼續說下去:“秋原,你知道嗎,你的作品在橫濱那邊也很受歡迎,足足賣了1000多冊。”

這個數字雖然很小,但因為《新小說》在橫濱沒有多少銷售網點的緣故,之前的銷量只有百來冊。

秋原悠人倒是有點疑惑,他記得《新小說》的主要市場是在東京,懷疑是不是編輯部在橫濱做了宣傳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