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先引用了一篇之前的報道,講了一名小男孩因為家庭暴力患上心理疾病的新聞,然後引出了《So far》這篇文章。

文章的字裡行間,對《So far》的讚美卻是溢於言表,稱讚秋原悠人有很高的社會責任心,甚至呼籲大家都去購買《新小說》讀一下。

旁邊還有一條邊欄,採訪了一名心理學專家,對方表示,《So far》裡面的內容並不誇張,完全符合兒童的心理學效應。

總之,從現有的報紙內容來看,這名叫矢代利浩的書評人,對小說內容表現出了極大的認可度,對未來的連載內容也非常期待。

可想而知,這篇書評完全可以對《新小說》的銷量起到一個很好的拉動效果。

秋原悠人沒想到《So far》這篇文章和這樣一個被父母拋棄的小男孩扯上了關係,更驚訝的是,這位叫矢代利浩書評人竟以為自己是因為這名小男孩的事蹟,才特意寫的這篇文章。

這讓他有一種自己在吃人血饅頭的感覺。

一旁的淺野愛子看到秋原悠人表情凝重,心裡更是充滿了不解,明明是個好訊息,為什麼擺出這樣的表情。

“淺野,我最近這兩期稿費有多少?能不能幫我算一下。”秋原悠人表情十分認真,一臉正經的對淺野愛子說道。

淺野愛子聽到這個請求,愣了愣,但還是在心裡盤算起來,過了一會兒才回複道:“這期的《So far》和下期的《七個房間》合計有80頁稿紙,稿費總額應該在56萬円左右。”

她頓了頓,不解的問道:“是覺得稿費太低了嗎?”

“不,並不是這個原因。”秋原悠人看著淺野愛子,用鄭重的語氣說道:“淺野小姐,拜託你告知一下財務那邊,將這兩筆稿費直接匿名捐贈給這名孩子。”

他想清楚了,即便他否認自己的靈感來源來自於這名小男孩。但這篇書評現在已經發布了,勢必會有很多人去購買《新小說》,這他成了受益人。

但不管前世也好,現在也罷,他都不願將自己的利益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更別提對方只是個受到心裡創傷的未成年人。

既然之前剩餘的稿費還可以勉強可以維持生活,那就把自己未來的收入先預支一部分過去,對方現在可能更需要這筆錢。

雖然這可能是杯水車薪,但他現在只能做到這個地步了。

淺野愛子見到秋原悠人表情嚴肅,甚至連敬語都用上了,也重視了起來。她擺正姿勢,承諾道:“秋原,這件事我會處理好的,你放心吧。”

秋原悠人點點頭,表示了自己的感謝。

過了一會,他感覺客廳的氣氛有點凝重,覺得自己剛剛表現的可能太過嚴肅了,便笑了笑,把那盒印著“玉屋”兩字的糕點拆開放在桌上,用輕快一點的語氣說道:“看起來好像很不錯,真是辛苦編輯大人你了。”

見氛圍回覆到了平常的樣子,淺野愛子心裡也鬆了口氣,白了秋原悠人一眼,假裝“嘆”著氣說道:“只要作家大人能好好寫稿就行了。”

兩人互相打趣,各自都拿起了一份糕點嚐嚐味道。畢竟關係已經熟絡了,就沒必要再一本正經。

這時,樓下傳來了一陣門鈴聲,秋原悠人意識到井川明美到了。

看著坐在對面的女編輯,他不知道為什麼有點莫名心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