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心裡充滿了疑惑,決定去追問,結果媽媽說,那天和爸爸出門時遇到了車禍,得救的只有自己。

他又去問了爸爸,爸爸那邊也是同樣的說法。

總之兩人各執一詞,只承認只有自己倖存。

直到某一天,事情發生了轉機。

這一天,媽媽找了半天沒找到剪刀,小男孩直接去找爸爸詢問,得知剪刀在廚房抽屜後,他立刻告訴了媽媽,並告訴對方是爸爸說的。

這樣的事又發生了幾次,小男孩終於讓爸爸媽媽都相信他能看到另一個人,他對兩人分別說:“如果有什麼想告知對方的話,我可以幫忙告訴他(她)。”

就這樣,他當起了兩人間的傳話筒。

但好景不長,在透過小男孩構建起對話後,爸爸和媽媽之間再次爆發了衝突,開始不斷地爭吵。在一次爭吵後,爸爸從小男孩口中得知媽媽離開客廳,他立刻讓小男孩轉達一句“你不在這裡太好了。”

小男孩聽到後,愣愣地就把這句話傳達給了媽媽。

媽媽聽完後,傷心地流下了眼淚,隨後也說了一句傷人的話讓小男孩傳遞回去,果不其然,爸爸雷霆大怒,又說了一句惡毒的話讓小男孩傳達。

就這樣,小男孩充當起了兩人之間爭吵的話筒,在這樣彼此的來回後,他終於承受不住父母之間爭吵的痛苦,崩潰並暈倒在了客廳的地上。

醒來後,他發現媽媽陪在他身旁,他說自己想喝果汁,媽媽便起身去廚房幫他拿。但媽媽一離開,他就發現爸爸坐在自己身邊的沙發上,爸爸見到他的反應,皺著眉頭說道:“剛剛叫了你好幾聲,你都不看我一眼。”

爸爸沉默了一下,讓小男孩去問媽媽明天的安排,他點點頭走進了廚房,卻意外的發現沒有看到媽媽,他回過頭一看,坐在沙發的人變成了媽媽,爸爸卻不見了蹤影。

他懷疑地再看了一眼,發現坐在沙發的人又變回了爸爸,在惴惴不安中,他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他再也不能同時看見爸爸和媽媽——爸爸在的時候媽媽就會消失,媽媽在的時候他就無法看到爸爸……

他必須要在兩個人之間做一個選擇。

在痛苦的掙扎後,小男孩在心裡向爸爸道了歉,他最終選擇和媽媽一起生活。

在這之後,他再也看不見爸爸了。

過了幾天,媽媽帶著小男孩去醫院檢查,醫生問小男孩:“爸爸真的在車禍中去世了嗎?那站在你身後的這個人是誰?”

小男孩轉過身,爸爸就在他身後,但他卻什麼也沒看到。

媽媽和爸爸四目相望,媽媽跟醫生說,小男孩好像看不見他爸爸了,就連爸爸抱著他也沒有感覺。

原來,之前爸爸媽媽根本沒有出車禍,因為二人無休止的爭吵,雙方決定假裝看不見對方,小男孩也被強迫的過上了這樣的生活,卻沒想到因此影響到了小男孩……

又過去了一段時間,這天媽媽在院子裡澆花,爸爸在一旁修腳踏車,爸爸試著朝小男孩揮了一下手,小男孩卻沒有任何反應。

媽媽看著落寞的爸爸有點同情他,爸爸也回頭看見了媽媽,兩人相視著笑了起來。

在他們沒注意的時候,小男孩看著這一幕悄悄的勾起了嘴角,他看著母親的笑容,知道父母已經和好了。

可惜的是,他還是看不見爸爸。

……

看完了這一篇,井川明美的眼圈也不忍地泛起了紅,她是一個很感性的人,很難不被這種故事打動。

到了最後,她也不由自主地為這個小男孩惋惜。明明爸爸媽媽已經不再爭吵,但他卻再也看不見爸爸的身影。

為什麼不能安排一個圓滿的結局呢?

話說回來,這個故事寫的真感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