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換條賽道(第1/2頁)
章節報錯
坐在起居室的辦公桌前,秋原悠人手上拿著黑色鋼筆,看著眼前的紙張,不住地皺著眉頭思考。
他現在所處的這間屋子,正是之前中介推薦給他的那棟“一戶建”。
在前天和淺野愛子進行了那一番會談後,他覺得自己不能再浪費時間在找房子這種小事上。
於是他立刻就去找了那家不動產公司,答應簽署合約,唯一要求是儘快能夠入住。
對方聽到這個請求後喜出望外,不但承諾禮金予以減免,還立刻找來了搬家公司和清潔公司。
不但幫他把東西全部打包,還把新家的榻榻米和牆紙都予以更換。
當然,這兩項服務的費用是他出的。
另外在搬家之前,秋原悠人還請公寓管理員去燒鳥屋吃了一頓,表達了這段時間的感謝。
就是對方說的讓他和女朋友好好相處這回事,讓他有點摸不清頭腦。
搬進了新家,秋原悠人也算也鬆了一口氣,畢竟這就意味著他不必再被噪音、黴菌給困擾。
尤其是前端時間還冒出了蟑螂,不僅黑亮的發光,而且還會滿屋子亂飛,成為了逼他搬家的又一重要理由。
現在家也搬了,房屋也收拾好了,該開始考慮下面該怎麼做了。
他放下手上的筆,站起身,走到旁邊的一個紙箱前——這整整一箱書都是他去書店專門挑選的,是專門針對RB文學界的書籍,有利於他對現在的處境進一步瞭解。
他端詳了一會兒,從中抽出一本書,翻開並仔細閱讀了起來,開始進一步瞭解現在文學期刊市場。
首先是出版社的情況,在這個世界,除了漫談社之外,還有課教館、景繁社,這三家被讀者稱為三大出版社。
除此之外,另外還有一家東英社,雖然發行量不大,但旗下卻有眾多中小出版社,所以也被外界稱之為“隱形”的第四大出版社。
這四家大出版社都有自己代表性的文學刊物:漫談社的代表期刊是《東京文藝》,發行量每週15萬冊;課教館的代表刊物是《四月青年》,發行量每週12萬冊;景繁社的代表刊物是《文學之春》,發行量每週18萬冊;東映社的代表作是《東京青年》,發行量每週25萬冊。
看到這裡,秋原悠人啞然失笑,他現在投稿的《新小說》,發行量只有這些大雜誌的零頭,就像是航空母艦旁邊的一搜小舢板,卑微的讓人可憐。
他搖了搖頭,隨後站起身從旁邊收納箱的抽屜裡取出一包印著倉鼠頭像的零食,吃著2顆裡面的竹筍巧克力補充熱量,又拿著書回到桌前,一邊看著一邊仔細琢磨。
其實目前最好的選擇,是在《新小說》連載乙一的《ZOO》後積累起名氣,再換到另一個更大的出版社雜誌。
畢竟《新小說》銷量有限,而且還有很嚴重的論資排輩情況,他很難不受到編輯之間人事鬥爭的波及。
但從道德角度,他做不出這樣的選擇。因為這樣雖對他個人有利,卻會嚴重影響淺野愛子的職業前途。
他做不出這樣恩將仇報的事。
所以目前最好的辦法,就是透過讀者反饋來證明自己作品的人氣,並獲得金賞以上的文學大賞。
到了那個階段,編輯部不得不重視自己,不但自己未來的單行本發行會有更好的推廣和收益,作為責任編輯的淺野愛子也同樣會獲得不小的好處。
可是根據淺野愛子的說法啊,因為前期得不到宣傳,他的作品起步就處在劣勢。
如果在連載期間的人氣反饋一直靠後,估計連金賞的評選都進不去。
他放下筆,不禁有點頭疼,從現在的狀況來看,所有的方案可操作的餘地不大,只能等待期刊發售後的具體作品人氣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