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閱兵之後的第三日。

鍾成來到了木衛四亞特南蒂斯城,他要親自視察在這座城市的原帝國太空戰艦製造基地。

根據聯邦軍在土衛六的大型引力波觀測站的觀察結果,方舟一號先後越過天王星、海王星公轉軌道,已經進入太陽系最外層的柯伊柏帶。

柯伊柏帶是位於太陽系的海王星軌道外側,從距離太陽約45億公里伸展到80億公里,在黃道面附近的天體密集圓盤狀區域。

柯伊伯帶類似於小行星帶,但範圍大得多, 小行星的數量也要多得多,它比小行星頻寬20倍且重20至200倍。

目前方舟一號距離木星達到了近50億公里,最多三日後就將飛出太陽系,計算航行速度在每秒3萬公里左右,已經達到了十分之一光速。

根據方舟一號對經過的柯伊柏帶小行星產生的引力變化,不僅確定了它的位置和速度, 還計算出了它這時的質量和體積已經是從木衛四起飛時的十分之一了。

鍾成也明白了為什麼方舟一號的速度會如此之快, 這就是一枚超巨型的多級火箭!

而且是一去就不能回頭, 連最後要減速降落都只能依靠行星大氣層的阻力。

如果方舟一號上面沒有大量的薩爾納加魔族用它們的精神力保護罩加持,方舟一號連降落行星都辦不到。

宇宙星空雖然浩大,有著數以億計的星球,但它們只有唯一一次選擇機會。

一旦選錯星球,它們就再無重建科技文明的機會了。

這完全就是羅賓的風格,一錘子買賣!

但也符合薩格拉斯的行事風格,置之死地而後生。

......

與鍾成同行的還有楊希、趙唯、桂彬、姜言、劉航等人,他們昨天剛剛從地球趕到木星。

劉航是紅星艦艇製造公司現任總經理,是星艦建造元勳劉洋的兒子,也有近三十年的星艦設計和製造經驗,應該算是子承父業。

亞特南蒂斯城的原帝國太空戰艦製造基地肯定是要拆除的,包括除地球、火星之外的所有軍工製造產業都會在這幾年內拆除。

就連地球和火星上的軍工產業,除了保留少部分外,其它的都會轉回民用生產或者是拆除過剩的部分。

聯邦和帝國在戰爭期間建立起了前所未有龐大的軍工製造產業,可以一年就武裝三支太空艦隊、五十個機甲軍團,讓人類的工業製造能力達到了空前絕後的水平。

現在戰爭結束了,聯邦不再需要如此龐大的軍工製造能力,在鍾成的計劃中, 保留百分之一就已經足夠了。

而且一定要保留在人類社會的核心區域地球和火星。

在木星殖民區的原帝國軍工製造產業拆除前, 鍾成特地把楊希等人叫到木星,讓他們參觀考察,以便吸取總結原帝國軍工技術的長處。

從星網公司、太陽系動力公司時代起,紅星公司與它們就是分頭髮展,形成了風格迥異的特點,原帝國的軍工技術相比紅星公司並不是一無是處。

就拿原帝國軍工技術的巔峰之作方舟一號來說,紅星公司就暫時沒有能力製造出這樣巨型的太空飛行器,速度居然可以達到十分之一光速。

這幾乎已經是全新太空航行技術出現前,人類飛行器的速度極限了。

鍾成陪著眾人在亞特南蒂斯城逗留了三天,參觀了整個太空戰艦的製造產業鏈。

魔族軍隊秘密潛逃,逃走前沒有完全銷燬生產記錄,應該是負責生產的人類工程師們有意隱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