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邦太空第一艦隊除了這四艘重型大型太空戰艦外,還擁有72艘飛廉級太空突擊艦和36艘重明鳥級太空護衛艦。

這兩種太空戰艦是中小型高速太空戰艦,僅1萬噸左右的最大起飛重量,最大長度只有100米左右,比空天飛機還要小。

共同的特點是速度快、機動效能高,作戰時最高速度可達到每秒3000公里以上的速度。

但受限於載重量,不能面面俱到,一個強調攻擊,一個著重防禦。

飛廉級太空突擊艦裝備了大型電磁炮和鐳射炮,可搭載機甲戰士和太空無人戰機,但戰艦的護甲只集中在尖細的頭部,用於太空戰中的突擊攻擊。

可透過高速撞擊將頭部撞入大型太空戰艦體內,機甲戰士進行內部登艦作戰。

飛廉之名取自於黃帝時期蚩尤的左膀右臂風伯。

風伯名字叫做飛廉,他原來是蚩尤的師弟,被黃帝降伏後就做了掌管風的神靈,風伯作為天帝出巡的先鋒,負責打掃路上的一切障礙。

重明鳥級太空護衛艦裝備有大量近程武器,有堅固的裝甲,用於大型太空戰艦的護衛任務。

專門消滅大型戰艦炮火跟不上的小型戰艦、太空戰機、機甲部隊等,必要時就以艦身來擋住對主力戰艦的致命性攻擊。

重明鳥是華夏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鳥,此鳥兩目都有兩個眼珠,所以叫作重明鳥,亦叫重睛鳥。

傳說中它的氣力很大,能夠搏逐猛獸,能闢除猛獸妖物等災害,以此命名形象地體現了太空護衛艦的功能。

在灶神星空域被叛軍艦隊殲滅的就是8艘這兩種太空戰艦,在沒有大型太空戰艦壓陣的情況下,太空突擊艦和護衛艦的優勢發揮不出來,缺點卻被無限放大。

不過這兩種中小型太空戰艦在穀神星的軍工基地中就能建造,第一艦隊出征時已經補充上了損失,112艘太空戰艦滿編出發。

張乾筆直地站在亞洲號太空戰列艦指揮中心的舷窗前,看著窗外浩浩蕩蕩向前高速前進的戰艦群,他的心情忐忑不安。

他在來穀神星之前,專門到崑崙城拜會鍾成,交流了一下對此次戰爭的看法,主要是聽取鍾成的意見。

鍾成對於叛軍的太空戰艦不置可否,只是讓他注意叛軍的機甲部隊,認為這才是叛軍的主力。

鍾成認為聯邦太空軍還是依照傳統海軍的戰略戰術,對上叛軍可能會吃大虧。

張乾非常重視鍾成的意見,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叛軍並沒有表現出在機甲部隊上的優勢。

而且叛軍會以什麼樣的方式運用優勢的機甲部隊,也只是鍾成的一些猜測,一切還要用實戰來證明。

鍾成原則上是不支援這次遠征。

他認為第一艦隊最佳的選擇是固守穀神星,等待從地球來的增援部隊到達,增強艦隊的艦載機甲部隊後再出發。

718事變後,人類聯邦已經緊急徵召了一百萬預備役軍人,其中的三十萬人已經集結,10天后就會用太空飛船運送到穀神星。

但現在的情況是,灶神星已經丟定了,智神星離灶神星只有不到一兩天的航程,如果智神星再失守,聯邦政府無法向民眾交待。

所以,第一艦隊立即增援智神星勢在必行,鍾成對此無能為力,只是叮囑張乾一定要小心再小心!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