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生化改造技術(第2/2頁)
章節報錯
目前已經捕捉了一百多顆,放置在這個距離的環繞太陽的軌道上,正在進行分解工作。
最終將捕捉五百多顆這樣的小行星,在三年後水星與金星會合以後,再同時實施對金星和水星的撞擊,為這兩顆乾旱的行星帶去水分,並加速金星的自轉,形成磁場。
但是金星上具有93倍地球的稠密大氣層,96%是二氣化碳。
利用大規模撞擊驅散金星大氣層,並讓水星接收一部分大氣層的方案在光腦上推演的結果並不理想。
最好的結果也只是金星大氣層60%被驅散,其中10%被水星接收,但剩下的大氣層仍然濃密無比,就是水星也將受到嚴重溫室效應的影響。
所以,鍊金工程專案組3年前提出了利用生化手段改造金星大氣層的先期方案。
就是在小行星撞擊金星之前就先用極端的生化手段降解金星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
因為地球上並沒有任何自養型生物能夠在金星上463攝氏度以及地球氣壓92倍的高溫高壓環境生存,最可怕的就是金星大氣雲中含有濃度很高的硫酸。
所以鍾成委託秦文玉利用基因改造技術,人工創造出了一種全新的嗜熱微生物變異硫細菌。
硫細菌能夠在高溫高壓下異常地繁盛,它在超過一百攝氏度的時候大量繁殖,而離開了這樣的環境,比如溫度一降下來,就會死亡。
硫細菌與藍藻、光合細菌一樣,也是一類地球最古老的生物,能夠大量吸收二氧化碳合成有機物質,硫細菌則還能吸收分解大氣中的硫酸。
人工創造的變異硫細菌比原來的硫細菌具有強大百倍的分裂繁殖能力,而且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也更加強大。
在實驗室模擬的金星環境中,它們能夠如魚得水地繁衍生息,迅速發展成龐大的族群。
但如果管控不當,也會造成極其嚴重的生態災難,甚至可能讓金星完全變成一個變異硫細菌的世界。
而且變異硫細菌繁殖速度非常快,約10分鐘左右便分裂一次,即為一代。
在這樣的迭代速度下發生變異的可能極大,誰知道會發展出什麼樣的東西。
為此,鍾成一度不願意使用這種極端手段。
但秦文玉解釋說這種變異硫細菌是厭氧菌,並且對氧氣非常敏感,空氣中的氧氣濃度達到5%,它們就會停止分裂,3天內就會全部死亡。
而且使用生化技術改造行星,或多或少都有副作用,變異硫細菌算是最可控的了。
鍊金工程專案組在光腦上進行推演後,確定在小行星撞擊金星時,因規模遠超火星撞擊工程,將會把金星表面翻一遍,帶去的水分會產生大量氧氣。
撞擊結束時,金星上的變異硫細菌在一週內就會滅絕,一個都不會剩下。
鍾成考慮再三,要在短期內完成對金星的改造,只有採取這個激進的方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