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白虎機甲(第1/2頁)
章節報錯
軍用機器人方案確定後,就只剩下戰鬥機甲的設計了。
這個時候,秦文玉已經完成了神經感測器的設計工作,戰鬥機甲設計可以啟動了。
雖然秦文玉並沒有真正搞清楚人類大腦的工作原理,但還是把大腦活動時產生的腦電波解讀出來了。
大腦活動時,大量神經元同步發生的突觸後電位,經總和後形成了腦電波,記錄了大腦活動時的電波變化。
人類大腦中的腦電波異常複雜,有意識也有無意識的,每時每刻都有數以萬計的腦電波生成。
秦文玉小組藉助太虛實驗系統將這些腦電波分成了幾千個不同的波段進行解讀。
她們首先破譯了透過大腦皮層向小腦發出的運動指令,小腦主要是透過遍佈全身的神經網路來控制身體肌肉的運動以及協調身體平衡。
她們設計出了以電極貼在後腦上,接受到小腦向神經網路發出的控制訊號。
經過解碼器轉化後,再同步傳送到與人體運動器官對應的機械運動部件中的控制系統,從而實現人腦對機甲的控制。
這套裝置就是神經感測器。
秦文玉在太虛實驗系統中進行的模擬演示,神經感測器能夠精準地控制機甲的每一根手指的活動。
用如指臂使來形容都不合適,用“人機合一”來形容才適當!
看著全息投影顯示的機甲戰士比人類還靈活的奔跑、跳躍、翻轉,施展出正常人類都完成不了的高難度動作,團隊人員都興奮地一起鼓掌歡呼。
這樣的機甲才有製造的必要,不然虎衛機械戰士就可以完全替代人類戰士了。
但鍾成認為這樣的機甲還遠遠不夠。
秦文玉小組只是完美地複製了人類的功能,鍾成把後續的設計工作交給了姜言小組。
他提出的要求是,這款機甲必須會飛,而且還要具備強大的攻防能力。
造價可以先不考慮,因為這種機甲不可能大規模列裝陸軍。
機甲戰士必然是將來陸軍作戰序列中的指揮官角色,大量計程車兵會是機器人士兵。
以三名機甲戰士組成的戰鬥聯隊,將指揮幾百名虎衛機械戰士,再配上幾百架精衛無人戰機,形成強大的地面突擊力量。
一個只有81名機甲戰士的機甲陸戰師,可以輕鬆完成現在幾萬人的一個合成集團軍的攻擊任務。
再與現在以朱雀戰機、畢方戰機為主力的強大空中力量配合,將形成一股無堅不摧的戰爭洪流。
如果重演當年的“堅定決心”軍演,鍾成有信心在一小時內瓦解藍軍的一切反擊力量。
而且我方還不會有絲毫的人員傷亡!
對於鍾成的要求,姜言小組毫不猶豫地接受了任務,保證在三個月內完成設計任務。
既然有了虎衛機械戰士,這款人類第一種可投入實戰的戰鬥機甲就當任不讓地被鍾成冠以“白虎機甲”之名。
白虎也是華夏上古神話中的四大神獸之一。
白虎象徵著威武和軍隊,所以古代很多以白虎冠名的東西都與兵家之事有關,例如古代軍隊裡的白虎旗和兵符上的白虎像。
白虎者,西方庚辛金,得真一之位,經雲:
“子若得一萬事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