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室裡的所有人都一齊站起來為張亮拍掌鼓勵。

也都為智慧機器人技術有了突破的可能性感到歡欣鼓舞。

“智慧”問題解決了,其它技術就不是問題了。

由定製的混沌合金來構成機器人身體骨架以及外殼,用夸父動力電池驅動大量的微特電機來提供機器人的動力,再加上大量的各式感測器。

一臺智慧機器人就成型了。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微特電機技術。

微特電機全稱微型特種電機,簡稱微電機,是指直徑小於160毫米額定功率或具有特殊效能、特殊用途的微型電機。

這項技術一直是804所重點研發專案,只是鍾成沒有參與。

這幾年由於804所經費寬裕,再加上鍾成搞出來的息壤材料、息壤奈米管、光芯技術,微特電機技術發展非常快。

100奈米尺寸以下的微特電機已經研發出了幾十個品種系列,並已經投入量產。

在戰機制造公司和燧皇核聚變發電機製造公司都建有專門的製造工廠,在朱雀戰機、精衛無人戰機以及燧皇核聚變發電機組中都有大量應用。

智慧機器人研發的思路是理通了,但剩下的具體設計工作仍然艱鉅。

把這些想法落到具體的設計圖紙上,還有一個漫長的過程。

眾人又對相關技術進行了逐一研討後,智慧機器人的研發方向就確定下來了。

最初的設計要求不變,新型的智慧機器人雖然沒有創新能力,但除此之外的能力均遠超過正常人類。

人類從簡單重複性的勞動中解放出來,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創新能力已經是涉及到更深層次的人類意識問題,如果智慧機器人再具有這樣的能力,鍾成都不敢研發了。

因為他們製造的可能就不是機器人了,而是一個新的生命種族。

最後,鍾成安排趙唯在一個月內先拿出初步的設計思路方案,爭取在年底前先立項。

希望明年6月時,能有較成熟的具體設計方案出臺。

他很期待這樣的機器人能夠問世,讓科幻變成現實。

這場大腦風暴會議開了足足一天,但效果卻非常明顯。

鍾成和周虎商量了一下,覺得應該形成慣例,在新的研發專案開始前或遇到問題時,都可以召開會議,人越多越好。

周虎建議是不是可以對提出創意想法的人進行適當獎勵。

鍾成認為沒有必要,其實能在這樣的場合提出好的想法,讓大家為其鼓掌,獎勵已經足夠了。

如果加上物質獎勵,大腦風暴的意義就要變味了。

解決了一個大問題,鍾成心情高興,就沒有加班,直接下班回家了。

開著合金堡壘出了開發所的大門,他一轉彎,驅車上了回家的山間公路。

因為這幾年紅星公司的大規模建設,原來在群山包圍中的研發所,現在東西南三面的大山都不翼而飛了。

只剩下北面的翠屏山山區,讓研發所還有一面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