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鍾成認為花3萬億製造5件終極常規武器很值,但這不是他說了就算的大事。

他唯一能做的工作就是降低造價!

林偉一早說過的話成為了現實。

他在剛發現釒空310時就表示不想讓這種金屬成為研發人員又愛又恨的東西。

現在鍾成就對以釒空310為主原料的太一合金愛恨交加。

新型航母的造價80%就用在了太一合金上。

新型航母的自重達到了12萬噸,最大起飛重量20萬噸。

如果不用太一合金來消除大部分自重,那要讓航母飛起來,至少要4000臺大型祝融電推。

要讓4000臺大型祝融電推工作,就需要5臺以上的燧皇核聚變發電機組。

如果算上要備用維護的發電機組,那只是增加的核聚變發電機組的自重又得增加幾千臺祝融電推。

這就成了惡性迴圈!

這個問題如果不能解決,就根本造不出能飛上天的大型航空母艦。

現在鍾成能想到解決問題的思路有兩個:一是降低太一合金的造價,二是實現燧皇核聚變發電機組的小型化,減少航母的自重。

並且這兩個條件同時滿足才可能最大幅度的降低新型航母的造價。

鍾成一頭黑線地返回了北山,一時有點迷茫,現在應該先幹什麼?

白虎機甲的造價問題還沒解決,現在又是新型航母的問題。

鍾成的焦慮雖然掩飾得很好,但還是讓葉文欣發現了。

在葉文欣的再三追問下,他只得說出了他的困惑。

葉文欣一針見血地指出是他的心態有問題。

科研工作者的研發工作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甚至絕大多數的研發專案都會因為各種原因夭折。

鍾成一路走來,取得了眾多讓世人驚歎的成果,卻忘記了科研工作還有失敗的可能。

他已經被自己的名聲所束縛了,在困難面前有點畏首畏尾,害怕失敗。

妻子的話雖然不太中聽,但還是讓鍾成警醒過來。

他這一兩年確實有點驕傲了,一次性上馬三個大專案,現在又去接了新型航母的專案。

雖然他現在手下人才濟濟,但這群力量分散開,對單一一個專案的攻堅力量就被削弱了。

其實國家和公司也沒有對他下達強制性的指標,他是在給自己較勁。

這樣不是不好,但太較真了就適得其反。

而且他確實也害怕失敗,怕自己多年來建立的“無往不勝”的形象被破壞,開始變得患得患失起來。

鍾成決定接受葉文欣的建議,適當的放鬆一下。

他也想通了,新型航母方案即使真的透過了,他現在也沒有心力去完成方案的設計和實施。

還不如緩上一緩,等手上的專案差不多了再說。

時間也正好臨近國慶長假了,鍾成在9月30日召開了團隊的全體會議。

先讓各研發小組組長彙報手上的專案進度,除了楊希小組負責的補天工程比較緊張外,其他人的工作壓力並不太大。

鍾成宣佈,除楊希小組國慶放假三天外,其他人全部放假七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