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伏羲光腦(第1/2頁)
章節報錯
紅光光電出人出物,就連邵總也親自參與了專案,大大加速了鐳射光刻機、鐳射發生器、息壤奈米管、光晶片的研發程序。
在光子電晶體光邏輯以及漢字作業系統的開發上,邵總的團隊提供了大量寶貴意見。
三多個月後,8月15日。
經過了八輪迴圈,加工精度達到1奈米的鐳射光刻機女媧八號正式定型,新型光纖鐳射器、息壤奈米管、光子電晶體全部達到了技術要求。
最新的光晶片因為時間關係,還只包含了800只光子電晶體以及相關光學元器件,最多也就是中規模整合晶片。
但只要繼續研發,1000只光子電晶體以上的大規模整合晶片,甚至是在一個指甲蓋大小的晶片上整合100萬1億隻光子電晶體都可能。
畢竟息壤奈米管是比電子電晶體更小的元器件,直徑不到1奈米。
組裝第一臺光子計算機的時候到了。
經專案組成員的一致同意,組裝的第一臺光子計算機是一臺大型機,先不考慮體積大小和能耗問題,只追求運算速度。
有了這樣一臺超級光子計算機,如果運算速度達到預計目標,那將對後續的研發工作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工欲善其事,必行利其器!
9月3日。
這一天是華夏人民抗倭戰爭暨世界反***戰爭勝利70週年,是華夏首個法定“華夏人民抗倭戰爭勝利紀念日”,當天在京城勝利廣場舉行了盛大閱兵式。
在這個具體有重大意義的日子,鍾成的專案組也迎來了階段性勝利。
在“天外天”地下九層專門修建的大型機房中,整合了1024枚光晶片處理器的超級光子計算機完成了最後的組裝工作。
就算是紅光光電加班加點的趕製,也只製作出1000多枚新型處理器(原稱CPU)以及配套的光晶片記憶體、主機板、儲存單元等。
比起目前的超級計算機動轍幾萬枚的處理器數量少太多了。
更多的元件只有期望量產後提供。
上午10點,鄧總、萬總等紅星公司領導、錢所長、羅主任以及紅光光電的邵總等公司領導來到了機房。
看著這一臺比當初女媧一號還要“狼狽”的第一臺光子計算機,大家都是哭笑不得。
同樣是一堆光纖線路與供電線路、散熱裝置、機架、計算機各種元件構成的怪物,甚至比女媧一號更復雜、更零亂。
鍾成的解釋是,這臺超級光子計算機還沒有完全定型,後續會再增加元件、強化效能,又要趕時間,所以還是“開放式結構”,難看了一點。
不過以後會規整好的。
但以鄧總為首的領導們不在乎這個,只是期待這臺光子計算機的表現。
鍾成走到主控制檯前,按下了“通電”按鈕,光子計算機的各種散熱裝置首先開始執行,緊跟著各種指示燈亮起,在主控制檯前的大顯示屏上出現了計算機啟動自檢提示。
全漢語提示之後,在螢幕上出現一行大字“歡迎使用始皇作業系統”,大字之下是命令輸入提示符。
“嗤!”鄧總等領導倒吸一口涼氣,“你們還真的搞出漢字作業系統了?”
鍾成謙虛地說道:“目前還沒有視覺化的視窗系統,我們還在開發,現在只有直接輸入命令。”
“給我們演示一下,就破解一個10位數字加字母的密碼吧!”
錢所長隨便就丟了一個難題給鍾成,這是一個目前運算速度最快的超級計算機都要5分鐘才能算出結果的運算。
用窮舉法來破解密碼是測試計算機運算速度最直觀的方法,就是進行36的10次方次運算(36=10+26)。
鍾成在螢幕上輸入命令:“執行:將從0到36的10次方之間的所有數字與字母組合與設定密碼XXXX進行逐一比對,直到找到匹配組合為止。”
然後一敲回車鍵,光子計算機的處理器開始運轉。
領導們發出驚歎聲:“計算機的底層命令這麼簡單易懂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