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趕慢趕他還是遲了點,到達劉神醫家的時候都已經十一點了。

不過也正好趕上了飯點。

“嘿嘿,師父我來了。”

“你小子是不是特地這時候才來,就是不想給我們老夫妻倆下廚吧。”

面對老人的打趣,賈易可不虛,直接從後座拿了幾個飯盒出來。

“師父,您看,這可是我特地給您做的,還是熱乎的呢。”

賈易獻寶似的開啟三個飯盒,裡面是青椒肉片,紅燒肉,麻婆豆腐。

要說這些菜是特地給兩老準備的可不是假話。

因為人老了以後,味覺大都會有所退化,不再像以前那樣靈敏,所以,對他們而言,菜裡的調味料要多加,只有這樣才能吃出味道來。

要是按照年輕人的標準他們肯定會覺得那飯菜是寡淡無味,難以下嚥的。

生老病死真的是一個避不開的話題啊,就算老人自己是醫生也不例外,他平時也是十分注重保養的,可也只能比別的老人更健康一點罷了。至於身體的衰老退化是無論如何都阻止不了的。

“嗯,不錯,小易你做的菜還是這麼好吃,有味。”

賈易訕笑一聲,當然有味了,這些菜都是重油重鹽重辣,沒味才是怪事呢。

“師父,只要你們喜歡就好。”

五十多歲,正是作為中醫最好的年齡,身體健康,耳聰目明,當然了是指保養得當的情況下,其實最重要的是前面幾十年積累的豐富的臨床經驗,這算的上是一箇中醫的鼎盛時期了。

可惜,老人五十多歲的時候是民國後期,正趕上了西醫熱潮,中醫差點就被廢除了。

好不容易等國家安定下來了,中醫的處境卻沒有得到改善,後來發生的事情,更是讓他躲回了老家,而這一待就是二十幾年,他現在都已經是八十七歲的高齡了。

雖然他已經盡力保養自己了,可是畢竟是物資匱乏的時代,再加上對中醫處境的憂心,他的身體還是明顯的一日不如一日了。

他能感覺得到,他撐不了多久了,所以他才急著收賈易為徒,他就是不想讓這一身醫術失傳。

要真說起來,他這一生也不是沒收過徒弟。

可惜,他大都時運不濟,不對,應該說是時代的原因。

民國時期,兵荒馬亂的,他收的四個大徒弟相繼出事,一個都沒能活下來,唯獨後來收的一個最小的五徒弟堅持了下來。

可惜,他還沒學到多少,就又碰上了特殊時期,這下可好,留在城裡的他因為一些原因被牽連,直接被髮配了,這下別說學醫了,能不能活著回來都是個問題。

至於他的孩子,三男兩女,一個個的都不安生,唯一一個學醫的小女兒還去學了西醫。

當時把老人給氣的,差點就跟小女兒斷絕了父女關係。

唯一讓他感到慶幸的是, 他晚年還遇到了賈易,這麼一個對中醫有興趣,相信中醫的年輕人。

最重要的是,這還不是一句空話,賈易靠自學對藥材藥性極其瞭解,這就能節省下大量的學習時間。

所以,他在試探了一段時間,感覺到滿意以後,終於,在上個月,他順水推舟的接受了賈易的拜師請求。

其實,有桃源在,賈易一直以來都想拜一個真正的中醫師父學習的,雙方這是一拍即合,所以這事根本就沒費什麼波折。

“師父,這些都是孝敬您的。”

飯後,賈易拿了一些吃食和藥材出來,不是他不想送別的,純粹是別的老人也不收啊。

這些東西都是桃源出產的,品質極佳,藥效極好。老人很喜歡這些東西,他有把握,用賈易送的東西,食補加上藥補可以讓他多活幾年。這樣一來,他就有更多時間把更多的東西交給賈易了。

他不想留下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