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秋水長天 第一百三十九章 江畔秋色(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一日聶遠和柴嫣趁著城中大亂,兩馬快馬加鞭出城而去。臨走之時,聶遠勒住小紅,回身看了一眼皇城紫微宮中高聳的玄武樓。
玄武樓在烏雲之下搖搖欲墜,不久之後,卻突然熊熊起火,烈火層層而上直衝雲霄。
末帝李從珂正神色愴然地站在玄武樓上,他懷抱著那枚千年以來正統王朝代代相傳的傳國玉璽,望著兵荒馬亂中的洛陽城,終於毅然和傳國玉璽一起,葬身在了這亂世的火海之中。
耶律依霜也並未在攻入洛陽的兵馬中見到契丹人的身影,耶律德光率軍屯駐在潞州,由石敬瑭獨自攻入了洛陽。
耶律德光則在後方誌得意滿地接受了石敬瑭獻上的幽雲十六州大禮,就此回了契丹。天下又一次天翻地覆,石敬瑭“順天應民”繼承大統,中原王朝告別後唐,走入後晉。
……
戰火一路蔓延在聶遠和柴嫣的馬蹄之後,洛陽至江陵有千里之遙,兩人一路馬不停蹄,不覺間時光飛逝,秋色愈重。只是兩人一路上走馬觀花遊山玩水,倒也不覺苦悶。
卻說這日傍晚,兩人行馬到了漢水之畔。此時正是一場秋雨下罷,雲銷雨霽,江風宜人,兩人望著眼前光景,正是所謂“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任誰到此都不禁遙襟甫暢,逸興遄飛。
望著滔滔遠去的江水,柴嫣一捋被江風吹散的髮髻,回想起了往事。當初自己在那荒山破廟中,曾幻想兩人兩馬縱馬同遊,走遍千里暮靄、一碧萬頃,去看盡表裡山河,而當時那無端的幻想如今卻已夢幻般地成為了現實。
柴嫣看著聶遠淡然地駐馬在江邊,不禁莞爾道:“從酷暑下的柴家莊走到秋色中的長江畔,真不敢相信只是短短几個月。對我來說,好像是跨越了幾年的時光。”
聶遠也頗有恍若隔世之感,他回過神來,望著南方對柴嫣道:“我們渡過漢水便到了重鎮襄陽,襄陽南下便是南平國地界,也就離江陵不遠了。”
柴嫣心中不由得生出躊躇,嘆口氣道:“我有時想要快些到江陵將事情了結,有時卻又擔憂著到了那裡會遇上怎樣的變故,甚至想要在路上多耽擱些時日……”
聶遠也微微嘆道:“我們此行江陵已不需多少時日,可以後若是要遠赴西域和海外,經年累月也未必能歸來。”
說起將至江陵,柴嫣不禁擔心道:“我們比我哥哥遲到江陵這許多天,也不知道他事情辦得怎麼樣了。”
聶遠略一思索,對柴嫣道:“荊楚之地的江湖各門派以御風堂為尊,若要知曉他們情況如何,只需沿路打聽一番御風堂的訊息。”
兩人這晚便在江畔露宿一夜,第二日兩人到了渡口,渡口邊上千帆競發,碧波萬頃甚是瑰麗。一個船伕見了聶遠和柴嫣牽馬過來,笑嘻嘻迎上前來道:“公子、姑娘,渡江嗎?”
聶遠點了點頭,又問他道:“我們兩人兩馬,你的船可載得過去麼?”
那船伕似是聽了滑稽之事,一撇嘴笑道:“看公子您說得,您在這漢水邊打聽打聽,莫說你們這兩人兩馬,就是幾十條漢子的鏢局隊伍,小老兒我也能給平平穩穩送過去了。”
“你這條船何時渡江?”柴嫣問道。
船伕應道:“小老兒這船拉的人多,兩位若不趕時間,便等上兩個時辰,待到客官到齊了,咱就走。”
聶遠答道:“那我二人便坐你這一條船了。”
船伕笑呵呵道:“公子好眼色,您付了定錢,等發船便是了。”
“定錢幾何?”聶遠問道。
船伕驚道:“呦,公子您是外地人吧?小老兒做的良心生意,單程渡江十兩銀子,往返只需十五兩,定錢只收船費的一半。”
柴嫣當下大吃一驚道:“你這船費未免太過黑心了!”
船伕嘖嘖嘆道:“姑娘您是久居閨中,這才第一次隨你夫君出門吧?現在這世道可不比盛世,十兩銀子本也就買不了幾袋糧米。”
柴嫣俏臉一紅道:“你這小老兒,好生胡說!”聶遠輕輕拉住她,上前對那船伕說道:“在下確已近十年未去江南,可十年前世道已是如此,在下記得那時過江也未曾需要這麼大一筆開銷。”
船伕“哼”了一聲,朝身後渡口方向撇撇頭,又裝作委屈道:“公子啊,實話告訴你們,這船也不是小老兒的,都是上頭定的價錢。不信您四處問問,過了漢水,還有再過長江,沒有比小老兒這兒更便宜的船了。”
“上頭?”柴嫣奇道。
船伕點點頭,又講道:“這些年跟以前不一樣了,靠船營生的兄弟們都叫楚老大一聲大哥,這船便是楚老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