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輩請。”柴榮說著讓開屋門,請狄峰先出。

狄峰朝柴榮怒視一眼,從他身旁出門,柴榮隨後跟出,杜峰、錢峰也隨後跟隨出門。

“臭小子,我出手了!”狄峰雖然暴躁,但作為江湖前輩,也先要與人說清不可,絕不趁人之危。

“恕晚輩無禮!”柴榮一聲說罷,便使出個“江天一色”,攔腰平斬過去。

狄峰見柴榮來勢突然,並不閃躲,而是持赤火鐮徑直迎上,扭轉手腕,倒持鐮刀,一把將平斬過來的青冥劍勾住。

柴榮一招不中,隨後迅捷變招,快劍頻發。

一般江湖對敵,對方攻勢兇猛時,自己原地格擋一定難以招呼全身,因此要快步後退,保持距離。但此時狄峰應對柴榮直取要害的多處快劍卻是毫不閃躲,反而徑直迎著劍雨,迎面揮舞赤火鐮搶步上前。

柴榮見狄峰連招迅捷兇猛,正是個五行功法中“烈火燎原”的招式,自己剛一接近,還未短兵相接,已經覺得臉上一陣火辣辣的灼熱,幾乎難以睜眼。

柴榮定住心神,急忙一連數個後撤步向後盲退,待到視覺稍微恢復,赤紅的鐮刀已經伸到跟前。

柴榮急忙仰身避過,終究是稍慢一步,肋上被鐮刀擦著肌膚劃過,錦衣破裂,肌肉也如被烈火灼燒一般劇痛。

狄峰不等柴榮重整態勢,攻勢又如疾風驟雨一般襲去。這一連串殺招,著實佔了“其疾如風”、“侵掠如火”兩項精要,使得柴榮劍法悠遠綿長、招式多變的長處完全無法發揮。

柴榮一邊後退,一邊悉心想狄峰這套鐮法的破解之法:方才自己想要用簡單直接的劍法快攻得手,狄峰反而也用簡單直接的武功硬接,兩勇相接,結果自然是更為兇狠的狄峰佔了上風。

又一連串攻擊過後,柴榮只覺得左右支絀,多處險些中招,臉上也火辣辣一痛,被劃了一條淡淡的血痕。

狄峰雖然盡佔上風,但他性情急躁,此時強攻不下,愈發心煩,內力也有些不支了,只好暫緩攻勢,給自己和柴榮都留了一絲喘息之機。

柴榮一時想不起來對策,不知所措地看了一眼手中緊握的青冥。只見此時,青冥劍鋒的耀眼青光已經內斂於劍身之中,完全暗淡了下去。

“看來與狄峰此類人對陣,不能以尋常方法取勝。”柴榮心想。

五行之中,水能克火,木能生火。

老子《道德經》中言: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能勝,以其無以易之。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天下莫不知,而莫能行。

《孫子兵法》說:兵無常勢,水無常形。

現在連青冥劍也在告訴自己,此番戰鬥的取勝之道,在於柔、在於收,而不在猛。

柴榮想通之時,狄峰也已恢復了些元氣,重又揮起赤火鐮,勢如烈火般攻了過來。

柴榮默默回想雲夢縹緲步步法,腳步放輕,如魚入水般飄然遊走。應對招數上也以躲閃為主、推攔次之,最後硬接。

此番對敵,狄峰攻勢自身已然弱於之前,柴榮又頓悟剋制之道,因此狄峰雖然又耗盡了大半精力,這次卻沒傷到柴榮分毫。

兩次侵攻不勝,狄峰重整態勢,再度連揮赤火鐮,強攻而來。

柴榮看出狄峰這第三次進攻,已經是強支疲累之體,實是大火遺苗、強弩之末,不足為懼。

柴榮突覺經脈一顫、長劍一鳴,頓悟一招“陰冥眾山”中的“雨霧衡山”,身影飄散,劍尖如雨般盡數朝狄峰揮灑而去。

狄峰見柴榮身形飄逸,劍招密集如同雲霧不絕,暗道一聲“好小子”,精神一振,聚集內力使個“祝融鞭火龍”騰空躍起。

半空之中,狄峰鐮如火龍盤旋,柴榮劍如煙雨環繞,這場空中對招當真美妙之極。

便連錢、杜二峰也未見過狄峰用出過這等火向絕技,直看得目瞪口呆。

片刻之後,兩人人影錯開,身上衣衫各自多了幾處破洞。

狄峰方才進攻不曾留力,又出“祝融鞭火龍”這般剛猛武功,此時筋疲力盡,口中不住讚道:“好小子,勝不過你!”

柴榮雖也掛了彩,但兩人都刻意不下死手,各自都是皮肉輕傷,當即收劍行禮道:“多承狄前輩相讓。在下前者之語,是知前輩好勝,故以此相激耳,望前輩恕罪。”

狄峰爽然一笑,隨即釋然道:“別叫什麼前輩,看得起我,便叫一聲狄二哥。”

柴榮也笑道:“狄二哥武功威猛無比、氣勢如火,小弟當真佩服得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