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郭桃兒帶出去的商演隊伍以外,剩下的那些演員,應該也可以勉強將園子撐起來。

除非離開的那些人,從此以後安安心心的待在他們新辦的園子裡說相聲。不然的話,他們也很難把德雲社的小園子擠垮。

師孃對於離開的那幾位,還是知根知底兒的。

要是那些位真的安心在小園子裡當演員,只為養家餬口和愛好,他們壓根兒就不會離開。

所以雙方真正的戰場,還是在商演和電視節目上。

在電視節目這一塊兒,因為電視臺的壓制,他們這邊肯定是要緩一緩的。

接下來,只能在商演上爭一爭。

“這些年我們不斷發展壯大,現在的演員隊伍已經有上百人。讓這麼多人擠在一個園子裡,他們什麼時候才能有上場的機會?”

郭桃兒顯然想得更長遠。

弟子和兄弟的離開,無疑在他心口上,狠狠的捅了一刀子。

捱了這一刀子,郭桃兒也沒有白挨,他也設身處地的站在對方的立場上,為對方考慮過。

首先他們離開,那肯定是不對的。

姑且不說他們是不是對得起自己?對得起這個團體?

就是對他們自己,他們離開的,也稍微早了一點。

他們還沒有完全學會。

不僅是藝術上的,最重要的是,一個角該在這個圈子裡怎麼生存?

他們還沒學明白。

藝術上的東西,他們耳濡目染的,已經在郭桃兒這兒學了個七七八八。

但是怎麼在這個圈子裡生存,尤其是在這樣一個新時代,一個大角該怎麼生存?

他們是沒學到的。

畢竟就算是郭桃兒,也是在火了這麼多年以後,才漸漸琢磨明白了這一點。

他還沒有來得及傳授,弟子就已經離開了。

當然。

這是郭桃兒當師父和兄長的想法,並不代表人家也這麼認為。

站在對方的立場上,仔細替對方想一想,郭桃兒發現他們離開,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首先就是心裡不平衡。

跟後來的這些弟子和成員不一樣,離開的那幾位,都曾經見過郭桃兒最落魄的樣子。

他們先天上就並不認為,自己比不上郭桃兒。

郭桃兒火了,一場商演幾十萬,買了豪車,住著大別墅。他們雖說也買了車,買了房,甚至開了屬於自己的公司。

但是跟郭桃兒比起來,明顯還差了一大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