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下,這個時候已經有人笑出了聲。

幾個年輕的演員,不自覺地豎起了大拇指。

不愧是早年的師兄,從師父家裡學的徒弟,能耐真的不一般。

這一段兒他們也說過。

但是看過了自己師父的作品以後,他們不管怎麼演都覺得尷尬。

完全按照自己師父的詞來,又表演不出師父的那種感覺。

相聲演員,本就講究一個人一個樣兒。他們雖然可以在自己師父身上學能耐,但要是完全模仿自己的師父,哪怕模仿得一模一樣。

也無法達到師父的程度。

甚至有可能連師父的1/10都達不到。

自己這位師兄就不一樣了。

哪怕是一樣的段子,他也能夠表演出不一樣的東西。

王少君跟師父的表演不一樣,整體的效果可能欠一些火候,但很有自己的特色。

少平也開始漸入佳境,翻了一句:“一張餅卷一隻嗎?”

一張餅卷一隻鴨子,那畫面光是想想,就讓人想哭。

“你也去了?”

王少君似乎早料到了一樣,跟著翻了一句。

這一下,就連徐總的臉上都出現了笑容。

“有點兒意思!”

一開始的墊話,雖然平了點兒,入活的時候也有點兒生硬。

但是表演起正活來,郭老闆的徒弟,立刻就展現出了自己身上的能耐。

這也是德雲社的演員,跟其它園子相聲演員最不一樣的地方。

現如今的其他一些相聲演員,在表演一段兒相聲的時候,更多的是用網路笑話串,還美其名曰新節目。

即便是說老活,真正的正活,也不過是節目的1/3。

更多的都是一些網路笑話。

只有德雲社的演員,維持了原有的傳統,一段三四十分鐘的節目,雖然也會串一點兒其他的東西,但大部分都跟節目本身息息相關的內容。

他們是真正能夠在表演節目本身的時候,出笑料的。

臺上的表演還在繼續,很快就說到了夢的內容。

“吃得多了,下樓梯都費勁。”

“那是費勁,六隻烤鴨八張大餅,怎麼也有四五十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