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李小娟(第2/3頁)
章節報錯
李小娟剛來的時候,沒宿舍。他當時要麼在外面租房,要麼就是在其他宿舍裡打地鋪。對於底層打工的孩子來說,租房是不可能租房的。
他們找工作的基本要求,就是管吃管住。
王少君看孩子可憐,就讓他跟自己住一個屋。作為會館的領班,王少君當時已經開始享受單人宿舍的特權。
因為這件事情,李小娟對王少君非常感激,就差要跟王少君殺雞燒香拜把子了。
至於說他的名字為什麼叫李小娟,這裡面還有一段故事。
李小娟的父母,早年因為家裡窮,一天學都沒有上過。這在60後的父母身上,還是比較罕見的。
那個年齡段的父母,輟學率雖然高,但基本上還都是識字的。頂多也就是沒按照國家規定,接受九年義務教育。
報戶口的時候,他媽又有口音,原本說的李小軍,後來不知怎麼就成了李小娟。
“沒人笑話你嗎?”
如此女性化的名字,還這麼土。
王少君都能想象出李小娟從小到大的畫面。
“他們敢?”
李小娟,一米八幾的個頭,眉頭一豎,就跟活的怒目金剛一樣。
“他們是不敢。”
王少君琢磨著,這種身材,這種長相,李小娟從小還跟爺爺學武。
同齡的小夥伴,哪敢招惹他?
“這叫探清水河。我嗓子不行了,放以前……”
王少君說著,臉上陷入回憶。
那一年,德雲社剛剛火起來,門票供不應求。
那一年,他已經是所有演員裡的倒二,僅排在他師父前面。
是德雲社裡,響噹噹的小角。
幾乎所有跟德雲社關係好的行內人,對他的評價,都很高。
說他,前途不可限量!
誰能想到,就因為一個倒倉,他的聲音變得跟鴨子叫一樣,觀眾緣立刻少了一大半。
再加上他開始長高,臉上出現青春痘。
小孩長得好,那自然是上人見喜,臺下所有人看了都喜歡。
大人就不一樣了。
越是長得好的,在臺上越吃虧。
再加上青春痘對少年的打擊,王少君接受不了心理上的落差,就離開了德雲社。
幾個月後,德雲社鬧出了八月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