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的營銷號,也已經出現了,但還遠沒有後世那樣的影響力。

網上批評王少君的聲音,倒也不是真的一個都沒有出現,有一些有粉絲的大V,就提出過質疑。

只不過言辭並不犀利,也沒有引起粉絲的共鳴。

之前王少君和郭桃兒,還擔心過這方面。畢竟德雲社的敵人不少,看到這種機會,他們還能不跳出來?

但實際上,那些人還真沒跳出來。

不然以那些人的影響力,他們興風作浪的平臺可不只是網路,最重要的還是報紙和電視臺。

而這一次連報紙和電視臺都沒有。

根據鬆鬆評委和李導演的說法,這主要是因為德雲社的敵人都很聰明。

他們知道光憑這件事兒,不可能抓住德雲社的小辮子,搞不好還會弄巧成拙。

“怎麼說?”

王少君是很好奇的。

“不管怎麼說,你都是在宣傳戲曲,現在國家也對這方面有開始支援。在這種情況下,那些聰明人怎麼可能跟大勢作對?”

他們避之唯恐不及。

這麼說王少君和郭桃兒就懂了。

那些人針對德雲社,針對郭桃兒,不僅僅是因為理念不合,最重要的,還是柿子撿軟的捏。

真要是讓他們跟大人物抗衡。

他們一個個溜得比耗子都快。

“這也算是一個收穫了。”

王少君不僅平安的度過了這一劫,同時也領會到了大勢的好處。

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逆勢而為,不僅事情的難度會翻著倍的往上漲。

最後還有可能粉身碎骨。

就好像德雲社初期的那幾年。

那個時候不是郭桃兒和德雲社的演員表演的不好,最重要的原因,還是那個時代,相聲的確是沒落了。

等到20世紀剛開始的第四五個年頭,一些東西開始重新興盛起來,他們才最終一炮而紅。

相比於他們最後的一炮而紅,郭桃兒好像是順勢而為了。

還他之前的幾年,不一直都在逆勢而為嗎?

連續好幾年時間,連收入都沒有,距離關門倒閉,也就在旦夕之間。

是郭桃兒咬牙堅持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