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處事態度。

這些名士,有的閉門讀書,有的遊戲山水,有的放浪形骸,有的大醉不醒。

他們,成為了魏晉時期,不與當權者同流合汙的名士的典型。

阮籍在政治上,是傾向於曹魏的。

他一直對司馬家心懷不滿。

所以他不願意和司馬家合作,但是又想要保全性命,所以就經常性地藉著醉酒裝瘋賣傻,來逃避當權者丟擲的橄欖枝。

司馬昭曾經想要將武帝司馬炎之女許配給他。

他不好當面拒絕,於是日夜飲酒,連醉六十天,人事不省,司馬昭這才作罷。

鍾會嫉妒阮籍的才華,於是就和阮籍討論國事,想要從他口中套出一些悖逆之言。

但是每一次,阮籍都狂飲大醉,最後大哭大笑,對政事不提一字,鍾會都拿他沒辦法。

看到這裡,丁中在群裡發言了。

“阮籍的避世,不僅僅是遠離政治是非,同樣也是逃避生活中的禮法桎梏。這樣的生活,感覺很舒服啊!”

“兩晉南北朝的劇情,這個開篇,我看的不是很懂……感覺整個天下,雖然是一統了,但是總覺得看起來不是很舒服啊!”

“我就服劉禪樂不思蜀!”

“你還沒從上本書裡出來呢?”

“司馬氏拿下天下,是真的噁心!祁元這是故意寫來噁心讀者的吧?”

“大家講道理,曹劉孫誰得了天下,我覺得都很不錯。現在怎麼看這個司馬家,怎麼不舒服!有沒有看到了後面的兄弟,告訴我,司馬傢什麼時候死完?”

“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薄帷鑑明月,清風吹我襟。孤鴻號野外,翔鳥鳴北林。徘徊將何見,憂思獨傷心。這是阮籍的詩,寫的真好。”

“阮籍率意獨駕,不由徑路,車跡所窮,輒痛哭而返。俗話說的好,男兒有淚不輕彈。到底是什麼樣的傷心事,讓阮籍一路狂奔,嚎啕大哭。”

“阮籍到那個素不相識的女子的靈前大哭一場的劇情,感動到我了。那家人根本就不認識阮籍,阮籍和女子也不認識,但是他就是要跑去大哭一場,在那個男尊女卑的年代裡,除了她的家人,誰會在意一個未婚女子的死亡呢?

但是阮籍卻親自登門弔唁,為美好青春的逝去而流淚。

在世人的眼裡,阮籍的行為是非常荒誕的,我想,很多的讀者們在讀到了這一段的時候,應該也是這樣的想法吧?阮籍彷彿就是個精神病患者,不該哭的時候淚如雨下,該哭的時候,卻又無動於衷。他母親去世的時候,他竟然一滴淚都沒有掉。

我認為吧,阮籍不哭,並不是意味著他不孝。而是他不想要把這種悲傷,當做一種當眾的表演。阮籍的境界,不知道比我們高了多少。

兩次葬禮,哭與不哭。看似矛盾的背後,其實藏著阮籍那顆悲憫的心。”

“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這是阮籍在那個時代的吶喊,我不知道,這是不是祁元,對這個時代的吶喊!”

曹魏景元四年。

嵇康被殺。

這一天,洛陽城擠滿了人。

人群裡,有嵇康的親朋好友。

有和嵇康素不相識,但是傾慕他才華人品的豪傑們。

有前來請命,要求釋放嵇康的民眾們。

而面對著黑壓壓的人群,嵇康從容地彈奏了一曲《廣陵散》。

使得聞者傷心,聽者落淚。

“嵇康生活的那個年代,正是曹魏時代的末期,曹氏和司馬氏爭權奪利,朝廷腐敗得厲害。社會動盪,民不聊生。文人們,不但無法施展自己的才華,報效國家,還會時常擔心,自己會不會在日常的政治鬥爭之中,丟了性命。嵇康等人迷上老莊之學,也是理所當然的。”

“我不得不說,祁元的筆力,實在是太強了!在《春秋戰國》時代的老子的學說,還能影響到現在?這種對於劇情的掌控力實在是我所不及的啊!”

“這有什麼好吹的!我覺得兩晉這段劇情,是真的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