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2/5頁)
章節報錯
辛棄疾在慢慢地變老。
不斷地調任,不斷地做著和領兵打仗毫無關係的工作。
他也從未停止過表達自己想要為國上陣殺敵,收復失土的願望。
但是沒人理他。
於是,他寫道: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裡,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好想帶兵出征!
看著金人的方向,好想縱馬殺去!
但把欄杆拍遍,也無人會,登臨意!
公元1181年。
41歲的辛棄疾被彈劾罷官了。
他歸隱田園,但是從未放下過對於家國的執念。
夢裡,都是自己縱馬禦敵的模樣。
但可惜的是,一夢驚醒,發現時光翩然,自己已經滿頭白髮。
“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終於。
在他47歲那年。
宋高宗駕崩。
北伐,看似有望了!
他立刻約上了好友朱熹、陳亮,一起商討光復大計。
年紀大了又如何?
我照樣能上陣殺敵!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這就是辛棄疾。
現實再不堪,但是始終堅定著自己心中的理想。
為國,九死無悔。
但沒幾年,他的好友們就相繼去世了。
他無數不多的,和他有著相同願望的朋友們就這麼離去了。
難以想象,當時的辛棄疾有多麼絕望。
直到公元1203年,63歲的辛棄疾才接到了朝廷的任命,帶兵北伐。
但是誰知道,這次北伐,他不過就是個擺設。
朝廷只是想要用他的名頭來嚇唬敵人。
所以他的建議,都被否決了。
公元1207年,金軍勢如破竹,兵臨城下之際,皇帝終於想到了辛棄疾。
但是67歲的他,早已經積鬱成疾,重病在床。
臨終之際,他還在喊著:“殺賊!殺賊!”
“也不知道辛棄疾的一生到底是不幸還是幸運,正是因為他的懷才不遇,才寫下了無數的傳世佳作。從豪放到婉約,從戰場到田園,他都信手拈來。祁元塑造的這個人物,太令人動容了!文武全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