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宋詞璀璨人間!(第2/5頁)
章節報錯
“當然是蘇軾和辛棄疾,這還用問嗎?”
“蘇軾第一,辛棄疾第二!”
“錘子,辛棄疾第一,蘇軾第二!”
“辛棄疾的詞用典太過了,還是蘇軾的強!”
“辛棄疾是詞中之龍!用詞用典,信手拈來,恰到好處!”
“看到樓裡這些爭論蘇軾辛棄疾誰厲害的評論,真的是笑死我了!這些,不都是祁元一個人寫的嗎?”
“先說我的觀點:不論生平事蹟,不論生前身後名,單論文學上的造詣,就填詞這一單項來說,辛略勝一籌。但蘇詞高妙之處無人能及,只不過填詞相對來說,並是不最適合他的文學體裁。
很多答案提到辛棄疾在軍事和政治上的作為,這些對他的人格來說,是極大的加分項。
但他作為一代填詞聖手,即便不用人格魅力來給自己的文學修養加分,也一樣精彩紛呈,不然其實是對他藝術成就的小覷。
況且,時勢造英雄,英雄命運多有無可奈何之處。
蘇軾雖無戎馬行伍的才幹,但在他大半生顛沛發配的行程中,亦有大量勤政恤民的作為。
蘇還經歷過文字獄性質的烏臺詩一案,人頭幾乎不保,也算是從鬼門關滾過一遭,這給無疑他的人生觀帶來了極大的衝擊。
若論人生經歷的相同點,那麼這兩人都是“猛志固常在”,越挫越勇,從未因外界環境的惡劣而消解了積極作為的志向。
兩人也同樣陷入壯志未酬的苦悶,只好轉向文學詩詞來寄託胸襟。
同為豪放之人,蘇與辛在情懷上的區別,體現到作品中,則是蘇曠達而辛沉鬱,蘇機暢而辛情深,蘇開創一代風氣,而辛乃集大成者。
蘇是在深牢大獄中歷經生離死別的人,其後又一再被髮配荒蠻之地,亦不改當所作為之心。
在個人思想情感的層面上,他看得很開,作品中的情緒飽滿、穩健,幾乎不曾流露苦悶怫鬱之言。
他擁有敏銳的藝術感悟力,但落到紙頭上時,那些冤屈挫折的部分已經被他自我消化過了,化入了氣象萬千的天光水色,和率真爛漫的齊物之言中。
他不訴苦,不需要讀者對他產生惻隱之心,所有悽慘的個人經歷他以一己之軀承擔下來了。
這是他深厚的禪學素養給自己帶來的救贖。
他的詞句儘管有起承迴旋,呈現的情感活動則是一往無前而又一望無邊的。
其實,可以用一句辛棄疾的詞來形容蘇軾: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也可以用一句蘇軾的詞形容辛棄疾: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懂乎熱搜榜第三是:“祁元新書的宋詞,你最喜歡的是哪一句?”
“題主啊,你的這個問題真的是……怎麼可能才一句啊!選一百句都不夠啊!”
“醉裡秋宵夢覺,眼前萬里山河!”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熱顧鵲橋歸路!”
“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
“……”
新書上市的第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