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祖上諸葛豐曾經當過司隸校尉,所以他也算是個官二代。

而將他撫養長大的叔叔諸葛玄,甚至還當過豫章太守。

年輕時的他,本是布衣,躬耕在南陽。

直到27歲那年。

他遇到了劉備。

劉備看重他的才華。

而他,拿出了一張叫做隆中對的PPT,成功和劉老闆達成了合作關係。

這一合作,就是數十年。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那種。

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

這是他和劉備共同的理想。

在很多年以後,他將這個理想傳給了姜維。

“啊啊啊啊!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整個三國裡面,最讓我感動的,就是這段話了!”

“劉皇叔和他的屬下們,都是一群理想主義者,為了他們的理想,可以付出一切!看起來真的是太純粹了!”

“我們可以看到,漢這個字,在祁元的五千年裡意味著什麼?他給這片中原大地之上,生活了數千年的這個民族,取名為漢族。這是東西漢以來,這個民族最認同自己,認同到已經紮根到了自己的血脈之中的東西。”

“要是季漢最後能夠成功該有多好啊!”

諸葛亮和劉備規劃的宏圖霸業,不知道劉備覺得幾分真幾分假。

【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慧之士思得明君……

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這是就是諸葛亮的隆中對。

他給劉備的方向,是很正確的。

不能和曹操打,要和孫權結盟。

先佔領荊州,然後入西川,拿下益州,如此天下三分,大業可成!

祁元筆下的諸葛亮,真的是一個很神奇的人物。

27歲的年紀,竟然有如此見識。

而且事實也證明了,很多年以後,當年他在隆中的這個規劃,居然真的變成了現實!

“我說丞相就是神,有人反對嗎?”

“神個屁啊!東吳魯肅不是也有類似的規劃嗎?而且比諸葛亮更早吧?老子就服你們這些蜀漢吹!能比得上我們曹老闆一丁半點?”

諸葛亮在加入劉備集團之後,基本上都是在主管政治。

他的執政風格,是實事求是,嚴刑峻法。

但是很厲害的事情出現了。

政令寬鬆得到大家的支援這不奇怪吧?

但是他嚴格執法還能得到百姓們的擁戴!

毫無疑問,這就是因為他自己本身的德行高尚。

曹丕孫權死後,魏吳都是動盪不堪的。

皇帝盡是被廢,被殺的。

而我們看看蜀漢這邊,直到諸葛亮死後三十年,都沒有出現大的的政治危機。

這就是諸葛亮的才能。

赤壁之戰前夕,是諸葛亮出使東吳,促成了孫劉聯盟,擊退了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