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章節報錯
蘇彥文的話讓小楊氏覺得很難堪,特別是還當著那麼多人的面。只是她到底不敢再說什麼,只能心中憋著氣,臉拉的老長。
廳中的氣氛有些尷尬,韓珺溫柔的聲音響起,“以前一直聽母親說,姨母最是個孝順的。想來九姑娘是隨了姨母呢。若有幸能得姨母指點幾句,倒是珺兒的福氣。”
楊氏聞言臉色稍緩,對著韓珺笑道:“好孩子,我同你母親乃嫡親姐妹,你就跟我親生女兒一般,有什麼不懂的儘管來問姨母。”說完又指著小楊氏,“這既是你大表嫂,又是你表姐,缺了什麼儘管找她,如今她當家。”
小楊氏對這個上門來打秋風的姑姑和小表妹可沒什麼好感,特別是韓珺,長得妖妖嬈嬈的,看著跟話本里的狐狸精似的,剛才她都打量著大爺偷偷瞧了好幾眼了。不過楊氏開口了,她豈有不應的道理,硬扯出笑容,乾巴巴地說道:“是呀!表妹千萬別客氣。”
好不容易熬到蘇太傅回府,吃完洗塵宴,蘇清奺跟著父母兄長出來榮華堂,才吐出了一口濁氣。裡面的氣氛實在有些壓抑,楊氏喋喋不休地說著韓楊氏母女的悲慘經歷,三人一直哭哭慼慼的,好好的一頓飯,吃的差點消化不良。最後還是蘇太傅發話了,大家才得以解脫。
當晚,楊氏同韓楊氏睡在了一起,姐妹二十多年未見,有一籮筐的話要講。白天礙著丫鬟婆子都在,好多話說起來也不方便。楊氏特地遣了小丫鬟,讓楊嬤嬤守夜,睡在在外面榻上,與韓楊氏說起了私房話。
“我記得你不是有幾個庶子嗎?你帶著珺姐兒回京,他們幾個如何安排?”楊氏記得韓楊氏最大的庶子不過十五歲,最小的好像才七歲。
“我連珺姐兒的心都操不過來,哪裡還管得了他們。再說了,韓愈這些年來是怎麼對我的?我在他們韓家受了那麼多委屈,用自己的嫁妝養著一大家子,他倒好,家裡那些香的臭的還不夠,還敢養起了外室。你說若真有本事倒是把人藏好倒也罷了,還偏偏被人捅了出來,累的我的珺姐兒被人退婚,又要為他守孝,生生耽擱成了老姑娘!”韓楊氏憤恨道。
之前再不願,到底還得為珺姐兒考慮,以後出嫁了好歹有孃家兄弟撐腰,免得被婆家人看輕,這些個庶子庶女養著也就養著了。如今,珺姐兒的名聲都讓韓愈那個混蛋給毀了,在福建根本不可能找到什麼好人家,所以她才會選擇回京來投靠姐姐。既然都回來了,又何必再把這些孽障帶著膈應自己呢。
楊氏也知韓楊氏心底意難平,不由嘆氣。“這些人生母都不在了,年紀也不大,你就這麼把他們扔下,讓他們以後的日子怎麼過呢?若是傳出去,對珺姐兒的名聲也不好啊!”韓楊氏也是個有手段的,那些誕下子嗣的姨娘通房一個都沒能熬過月子,好些都是直接一屍兩命。韓愈後來養外室未必沒有這個原因在。她也勸過這個妹妹,可惜沒有用。
說來,小楊氏到與這個小姑姑的性子極為相似,只是還比不得韓楊氏的手段。
“韓家還有族親,總能過的下去的。”韓楊氏不以為意,“總不能還要拿著我的嫁妝去為他們娶妻生子吧!這些年,我的嫁妝都快被韓愈敗光了。若不留一點,將來珺姐兒的嫁妝哪裡來?我們母女的日子怎麼過?再者,我走的時候,把韓家的產業都留給了他們。”
楊氏知道,既然韓楊氏這麼痛快地把韓家的產業交出去,那麼可定是那些產業根本就不剩什麼了。她到不是好心,在乎那些庶子的死活,只怕到時候訊息傳到京城,對韓珺的名聲有礙。本就婚事艱難,若再得這麼個名聲,乾脆絞了頭髮去當姑子算了。
“可是收拾乾淨了?別連累了珺姐兒。”
“我也不指望珺姐兒嫁入高門大戶,找一個簡簡單單的人家變成。”韓楊氏也知楊氏的顧慮,她也就趁機跟楊氏交個底。其實她也一直在琢磨韓珺的婚事,以她的家世和身份,若想嫁個門第高些的,那絕對是不夠的,她也捨不得女兒去受那窩囊氣。還不如藉著蘇府和南安王妃的名頭,找一個家境殷實的讀書人,還能過的舒心些。“來年春闈,求姐姐姐夫幫著相看個品性好一點的讀書人,等珺姐兒成親了,我便找個庵堂住下,斷不會拖累了她的。”
楊氏倒是沒想到韓楊氏是存著這個打算的,“你這是何必!”
“姐姐不知,這些年我是怎麼過的。我如今什麼都沒有,只盼著珺姐兒能有個好歸宿。”韓楊氏也知自己這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拼著無人養老送終,她都要毀了那些庶子。有著一個住在庵堂的嫡母,他們就要揹負大不孝的聲名,這樣的人能有什麼出息?呵,韓愈,你想要兒子,到頭來兒子沒一個有出息的,還要過著窮困潦倒的苦日子。這就是你不惜違揹我們之間的誓約也要求來的!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楊氏也知道當年妹妹下嫁時,韓愈曾許她一生一世一雙人的約定。可後來在嫡長子夭折後,又親手打破了這個約定。所以韓楊氏如今才會這般容不下那些庶子。
“你放心!我會讓你姐夫給珺姐兒挑個好夫君的。他別的不行,這看人的眼光還是不錯的。”說道這裡,楊氏又想起自己挑的媳婦和蘇太傅挑的媳婦,真的是沒法比。如今這小楊氏是越來越上不了檯面了,她真的擔心哪天她把蘇家的臉都給丟了。
韓楊氏見楊氏臉色又陰沉下來,便問道:“姐姐你還有什麼不如意的?兒孫滿堂,眼瞅著栩哥兒馬上就要給你再掙個狀元回來了,一門雙狀元,真是羨煞旁人。我若有這麼個孫子,便是讓我立刻死了我都無憾了。”說完深深地嘆了口氣,孫子這輩子是指望不上了,就盼著自己能順利看到外孫吧。
“我的孫子不就是你的孫子,栩哥兒也要喚你一聲姨祖母的!而且你還有珺姐兒,以後就等著想女兒福吧!”楊氏拍著韓楊氏的手,安慰道。
韓楊氏收起悵然,笑道:“是啊,日子總會越來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