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尺度下只能算是一瞬的短短六千年的時間,我們就淪落到這種地步了嗎?”

有啃食的痕跡,就至少說明這不是一場人類的自相殘殺,動手的會是什麼存在就顯而易見了。

在“邊疆哨站星系”這種即使六千年前也是蠻荒地帶的區域,【環形使者號】寶貴的資料通道大多都用於控制飛行。

而肖恩除了剛剛聯網時,看過一則來自雲頂穹隆星團的《安民公告》之外。

騎士團國也對各種媒體執行了新聞管制,他能看到的各方情報都寥寥無幾。

當然。

主要原因也是各方面硬體還不錯的“海倫星”,已經是本星系最早聯網的星球之一。

恐怕就連騎士團國對這片星域的現狀也是兩眼一抹黑。

過去肖恩也一直沒有怎麼考慮過這個問題。

現在集合六千年前的記憶和目前看到的現狀...

“這是隨著祖上榮光不在,立刻就迎來了原本那些低等文明的反噬啊!”

在肖恩六千年前的記憶中,創世之柱星團發動自家主導的“維度旅行者計劃”之前。

除了版圖邊界之外,各大星團和勢力都已經對疆域腹地內可能對自己存在威脅的次級文明,進行過一輪大規模滅絕。

有的直接被打回了石器時代,有的則徹底滅亡。

這才得以在突如其來的“天傾之戰”失敗後,儲存住了基本的元氣。

然而。

當時如邊疆哨站星系這樣的殖民地,幾乎都處在開發或是改造初期。

這些位於星系深處的殖民地周圍不僅僅有大量的原生土著文明,殖民地本身也鮮有能夠自給自足的完備工業體系。

就跟藍星的現代社會一樣。

哪怕人類社會的整體晶片製程已經達到了2nm,但是不要說是偏遠的小縣城,就算是很多千萬人口的大城市,也生產不出一片最簡單的晶片。

星際時代也是同樣的道理。

斷絕聯絡後,許多規模較小、環境不好的殖民地很快就會出現人手、設施以及補給匱乏的狀況。

即使還有【光壁水晶】、【曲速飛船】也無法進行遠航。

於是在孤立無援中相繼滅亡。

剩下那些倖存下來的殖民地,則因為缺乏與之對應的基礎技術和匹配的資源,在各種太空設施老化後,不得不退回殖民星球地表。

甚至隨著技術和原料之間的衝突,科技知識慢慢退化,逐漸失去星際航行的能力。

少部分如“海倫星”這樣的星球,結合本星球資源的特徵,發展出了獨特的科技,甚至還能有古代封存的曲速飛船。

在所有殖民地星球中,都絕對算得上是優等生了。

所以,肖恩此時踏入的可能不是理想中的星辰大海,而是殺機四伏的黑暗森林!

就算是各個星球僥倖能恢復通訊,和人類主體取得聯絡。

但原本花了一百萬年才建立起來的統治體系,也絕不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完全恢復。

說不定,有的人做了6000年的土皇帝,未必還願意再給自己找上一個太上皇。

因此,這段不知道會持續幾年的過渡期,可能會是人類疆域最混亂的時刻。

不過。

在偵測到不知名的襲擊者已經離開之後,肖恩還是操縱【環形使者號】落到了這艘世代飛船的表面。

他準備看看系統主機裡面還有沒有有價值的情報,對現在可能處處烽火的邊疆哨站星系多一分了解也是好的。

把阿爾法【原始碼】一起順走的肖恩,相當於帶著一位隨身的簡配智慧AI,大多數電子裝置都逃不出他的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