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小時之後。

轟隆隆...

伴隨著“海倫星”大氣層內持續發出的爆鳴,有一點流光突破正醞釀著暴風雪的厚重雲層沖天而起。

那是一艘正奔赴星海的小型飛船,就跟【量子通訊基站】一樣是留存不多的舊時代老古董,卻也代表著這顆星球最高的科技結晶。

“已脫離大氣層,【超聚變能量核心】啟動,【三元向量噴射引擎】點火,一檔,二檔,三檔...

各位乘員請注意,【環形使者號】即將進入亞光速航行狀態。”

飛船的艦載AI發出系統提示,這艘與【伊甸園】地圖安裝包名字一樣的飛船,各種效能卻要甩開那個電推進的玩具八萬條街。

漸漸地,飛船前進方向上的事物都蒙上了一層藍色,身後的事物都蒙上一層紅色。

這是由於光的多普勒效應,前進方向上的光波長變得越來越短,所以會接近藍色,身後的波長越來越長,所以會越來越接近紅色。

當飛船繼續加速,因為“光行差”的影響,肖恩面前好像所有的光都來自他的前方。

隨後,洛倫茲收縮效應發威,前方所有的事物都開始漸漸縮小。

而身後事物發出的光慢慢追不上飛船,肖恩感到自己的視野正越來越小。

同時,隨著波長進一步變短,前方的光線從藍色變為紫色,又更近一步變成紫外線。

最後肖恩眼前只有一片黑暗,這意味著飛船已經漸漸接近了光速。

這個時候,常規的科技手段已經無法再讓人觀測外界,需要藉助心靈世界中【以太坊】的力量指引。

“連線【以太坊】申請【星炬】導航,啟動【曲速引擎】,展開空間泡,即將進入空間翹曲航行,10、9、8、7...2、1,躍遷開始。”

咻——!

由【曲速引擎】而啟動的“空間翹曲航行”,就是利用時空扭曲和時空跳躍實現超光速飛行的一種模式。

原理是使飛船與目的地之間的空間發生扭曲,進而縮短與目的地之間的“直線”距離。

至於為什麼明明有超光速飛船,人類疆域還會分崩離析?

那是因為飛船本身雖然可以實現超光速航行,但飛船上的感測器和通訊裝置卻還是隻能以光速探測或發射訊號。

這就意味著處於曲速航行中的飛船,既無法與外界通訊,也不能及時探測前方的情況。

因為星艦的飛行速度會比自己發射出的探測或通訊訊號還要快。

以遠超光速的速度,兩眼一抹黑盲飛絕不是什麼好體驗。

人類不是沒有想過發明相關的科技側導航裝置。

但是遍佈整個宇宙的“心靈潛流”,卻讓超出已知世界的每一次探索都充滿了不可預知的危險。

綜合考量,早在幾十萬年之前,人類所有的躍遷航行就已經全面採用【以太坊】,為飛船提供信標導航和心靈防護。

據說宇宙開拓活動中,則至少還需要配備一位【時光星環】的三階職業【星炬】,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證飛船不會在陌生的空域迷失。

因此,持續了6000年的“大斷網”,不僅僅是資訊的中斷也是空間上的隔絕,直接導致整個人類的疆域都變得支離破碎。

直到現在星球級的【量子網路】恢復之後,才得以實現【量子金鑰】的二次分發,給飛船重新裝上眼睛。

等到從亞光速過渡到超光速航行,艦載AI完全接管飛行系統之後。

身穿碳奈米宇航服獨自坐在駕駛位上的肖恩,才緩緩鬆開了操縱桿。

“唉。”

微微嘆了口氣,將自己的思緒重新拉回到了幾個小時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