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文化傳播系統(9)(第2/2頁)
章節報錯
關於網路合同的標準,以及合法性之類的規定,也是在計算機剛在很多公司出現,還沒怎麼在普通家庭中普及的時候,就已經立法執行一條龍推進了。
並且被很多簽訂合同的雙方距離較遠的人所接受,這也大大方便了丁雲與雜誌社之間簽訂合同,不需要見面又或者郵寄紙質合同之類,省了不少時間。
簽好合同之後,丁雲她是繼續對接下來的那些內容進行本土化,而雜誌社那邊主要是針對丁雲發過去的第一部進行校對,雖然丁雲說她已經校對過了,但是該走的流程還是要走的。
畢竟要是不走這個流程,裡面出現錯別字之類的話,最後還是他們責任。
如此又過了十天。
刊載了丁雲第一部前三章,共計三萬字的《武俠》這才出現在全國三十二郡的大多數報刊亭,或者書店裡。
丁雲優先把稿子投給這家雜誌社的主要原因就是在於,他們雜誌社歷史悠久,並且渠道很廣,基本能夠在全國發行,這一點已經比很多隻能在區域內發行並有點名氣的雜誌社,好上許多了。
很多區域內的雜誌之所以銷量很不錯的主要原因是在於,他們已經徹底掌握了這一片區域內大多數人的口味,所以他們的刊載內容,主要就是專門針對這片區域的人收集撰寫的,雙方可謂一拍集合,最終的銷售量自然不會太低。
而全國範圍內發行的雜誌,必須要考慮到全國各地的不同情況,文章內容要做到具有普適性,不能只討好某一部分人,同時還得注意到各個區域忌諱。
這麼一來限制就多了許多。
求博更是可能誰都不討好。
這是武俠雜誌社在全國發行之後的最大困境,也是一些名家離開的主要原因,他們大多已經習慣了自己的風格。
很難,也不是很願意去改變。
不過丁雲就沒這些顧忌了,一來是對自己作品有信心,二來當然就是這種全國都能買到的雜誌才更能增加她的影響力嘛,這不比出了郡就沒人知道強。
而隨著讀者將《武俠》買到手。
丁雲本土化的俠骨丹心,這才總算走進了千家萬戶,被千千萬萬的讀者看到,同時網上也陸續出現了一些評論。
總體來講大多都是好評,要麼覺得有意思,要麼覺得感覺像是其他老作者套了馬甲寫的,不像是個新人,甚至還有不少人猜測起了接下來的發展。
雖說沒有爆火之類的。
但至少熱度不低。
並且隨著後兩期雜誌的發行,熱度還在變得越來越高,甚至出現了專門的貼吧討論組,雜誌銷量都提升了許多。
武俠雜誌是標準的半月刊。
所以三期一發完,丁雲那邊就快要開學了,正好現在連載成績不錯。
因此丁雲便索性趁機又與雜誌社那邊聯絡了一下,把剩下的四部曲也全部都發了過去,並且與他們完成了簽約。
雜誌社那對此並沒什麼異議。
畢竟他們又不是盲籤,他們是看完另外四部具體內容之後,這才簽下的。
甚至他們還覺得自己賺了呢。
畢竟要是等第一部連載完再籤的話,對方熱度指不定又是現在的好幾倍了,到時候不得提價三五倍才能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