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全知眼鏡(2)(第1/2頁)
章節報錯
當然了,丁雲也知道,飯得一口口吃,步子得一步一步的邁,所以她在摸清楚全知眼鏡的具體使用方法之後,就將全知眼鏡關閉,並認真早讀了起來。
沒有大量的基礎知識夯實基礎。
做什麼都不方便。
所以現在還是老實學習吧。
反正吃喝不愁,家庭又沒啥困難和矛盾,沒必要太過於著急去做些什麼。
早自習結束後就是上課。
番語,算術,半小時的早操,然後繼續上國文和歷史,最後的一堂歷史課老師還挺有趣的,書都沒帶,就這麼自我發揮著,講為什麼以太陽曆來紀年。
丁雲聽的也是津津有味。
“同學們一出生就知道,自己出生於太陽曆某某某某年,現在也應該知道國外有用公元紀年的,也有用佛誕紀年的,而我們國內的太陽曆其實就與之相類似,是以太陽王誕辰作為紀年之初。
但是在一百多年前,我們並沒有用太陽曆紀年的習慣,用的都是當朝皇帝的年號,來作為紀年名稱,皇帝登基的那一天作為紀年之初,皇帝一死,就換一個紀年了,這個紀年方法很繁瑣,很複雜,一個紀年用到五十年的都少見。
有時候一年死兩個皇帝。
那兩個紀年加起來都不超過一年。
等到後來徹底推翻帝制,再也沒有皇帝的時候,國內的各路專家領袖,也是為此爭論了許久,有覺得可以模仿國外,直接用國外的紀年,有覺得我們國內也有佛門,用佛誕沒有問題,還有覺得應該用我們本土宗教始祖仙神的誕辰作為紀年之初,免得被人說我們抄襲。
最後還是我們國內流傳了數千年的祖宗信仰,佔據了絕對優勢,共同決定用古代的一位偉大帝王作為紀年名稱。
將他的誕辰定為紀年之初。
這方面爭論也不少,因為如果追溯到最古早的大火歷的話,那無疑是應該以燧人氏誕辰作為紀年之初,但也有人覺得這麼做太欺負別人了,一旦用燧人氏的誕辰作為紀年之初,那今年就是大火歷一萬四千多年了,而國外那些個番邦即便用佛誕,也不過兩千多年而已。
連我們的零頭都比不上。
當時我們國家還不是特別的強大。
這麼做有點囂張了,所以後來大家就減啊減啊,減了好多帝王,到最後太陽王的時候,實在沒辦法再往下減了。
因為太陽王是家天下的開始。
往下一直到帝制被徹底消滅,都是家天下,選誰都沒有太陽王來的合適。
所以最終我們就敲定了,以太陽王為紀年,太陽王的誕辰作為紀年之初。
再根據歷來的史書慢慢梳理時間。
最終定下了現在的太陽曆。
既與國際接軌,又保留了本國的傳統文化和歷史底蘊,可謂兩全其美。”
歷史老師是講完一部分內容,就說一段比較有趣的,與這段內容相關的故事,大家也都很樂意聽,平常上課不怎麼聽講的這時候都放下了自己的雜活。
還算聚精會神的聽了起來。
然後一節課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
歷史老師是一分鐘都不拖堂的,直接宣佈下課放學,這也是他受學生們喜歡的一大因素,畢竟沒誰喜歡被拖堂。
中午丁雲到家的時候,午飯已經準備好了,一家人並沒有遵循什麼食不言寢不語的規矩,而是在餐桌上邊吃邊聊天,主要是父母說些最近的新聞,家常小事之類,偶爾問兩句丁雲適不適應高中的生活,有什麼問題要及時說啥的。
飯都吃完了。
他們夫妻還一起收拾,一起聊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