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會想吃什麼之類的。

如此又過了好幾分鐘,才有人發現龍椅上沒人了,太后正在簾子後面抱著皇帝說笑,似乎無視了他們一眾人等。

不過還沒等他想說於禮不合,丁雲就已經因為知道她兒子餓了,不想再繼續跟他們扯皮,直接站起來掀開簾子:

“夠了,都給哀家靜一靜。

同意的站左邊,不同意的站右邊。

快點把這事給定下來。

對了,哀家提議的前半段不是沒有人反對嗎, 所以那件事就定下來了, 待會兒吏部便趕緊按照哀家的吩咐去做。

現在主要討論的就是有關於安國公的封賞, 同意哀家提議的站到左邊, 不同意的站到右邊,快點,陛下餓了,沒空在這跟你們繼續扯皮耽擱下去了。”

隨著丁雲說完這話。

下面官員遲疑了一會兒後,終究還是在某些人的帶領之下開始分列左右。

這下子,局面立馬就明朗了。

明顯是左邊的更多。

因為文官是基本都支援的,武將那雖說有不支援的,想讓安國公封王,但不希望安國公因此功勞,凌駕於他們的人也不少,所以這麼一站隊後,真正支援安國公稱王的總共也就不到二十個。

先前看著吵的激烈,好像勢均力敵似的,估計主要是那十幾個戰鬥力比較強,以及多數人屬於沉默者,沒說話。

谷灑

直到現在讓他們明確站隊。

才顯露出來人多。

“你們看,現在這情況多麼明朗。

少數服從多數,這一點我想應該沒有什麼問題吧,那這件事就這麼定下來了,依哀家看,以後有什麼事有爭議。

就都這麼來吧。

省得把朝堂吵得跟菜市場似的。

陛下旨意待會就會下達,吏部尚書你提前準備一下,現在諸位退朝吧!”

丁雲很清楚,現在還是趕緊快刀斬亂麻的把這事解決才是最佳方案,所以她是壓根不給下面官員反應過來或者反駁的機會,便匆匆把事情定下,退朝。

說完她就抱著小皇帝走了。

帶她兒子吃早膳去了。

而百官自然也只能依次退朝離場。

同時整個吏部都忙碌了起來。

……

吃完早膳,並且將她兒子放邊上讓宮女照顧後,丁雲就立刻把大內總管給招了過來,讓他詳細的說說滿朝文武。

最重要的是說一說他們叫啥名字。